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90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49頁,第1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85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廣韻》:以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延知切,𡘋音姨 —— 平也、易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彼徂矣,岐有夷之行。
义又,大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降福孔夷。
义又,安也、悅也。《詩・鄭風》:既見君子,云胡不夷。
义又,等也、儕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在𨢄夷不爭。《史記・張良傳》:諸將陛下等夷。
义又,𨻰也。《禮・喪大記》:男女奉尸夷於堂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凌人》:大喪共夷槃冰,牀曰夷牀,衾曰夷衾,皆依尸爲言。
义又,夷俟,展足箕坐也。《論語》:原壤夷俟。
义又,誅滅也。《前漢・𠛬法志》:戰國時,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,造參夷之誅。
义又,傷也。《易・說卦》:坤上離下明夷。
义又,芟也。《周禮・秋官》:薙氏掌殺草,夏日至而夷之。
义又,陵夷,言凡事始盛終衰,其頺替如丘陵漸平也。《前漢・成帝紀》:帝王之道,曰以陵夷。
义又,地名。《左傳・隱元年》:紀人伐夷。【註】國在城陽莊武縣。〈莊十六年〉:晉武公伐夷。【註】采地。〈僖二十三年〉:楚伐𨻰,遂取焦夷。【註】焦,譙縣;夷,城父,𡘋𨻰地。
义又,要服,《書・禹貢》:五百里要服,三百里夷。
义又,嵎夷,東表之地,在今登州。《書・堯典》:宅嵎夷。
义又,馮夷,河伯也。《莊子・大宗師》:馮夷得之,以遊大川。郭璞〈江賦〉:冰夷舞浪。《𥠇天子傳》:河伯無夷之所都居。【註】冰夷、無夷,𡘋卽馮夷。又,《淮南子・原道訓》:馮夷,泰丙之御也。【註】二人名,古之能御隂陽者。《容齊隨筆》:此別是一馮夷。
义又,女夷,風神名。《淮南子・天文訓》:女夷鼓吹,以司天和。
义又,山名。武夷,在今崇安,有十二峰九曲之勝。相傳籛之子,長曰武、次曰夷,隱此得道,故名。
义又,水名。夷水,出襄陽及康狼二山之閒。《水經》:漢水過宜城,夷水注之。
义又,鴟夷,酒器。揚雄〈酒箴〉:鴟夷滑稽,腹大如壷。《吳越春秋》:吳王取子胥尸,盛以鴟夷而投之江。《史記・貨殖傳》:范蠡變名易姓,爲鴟夷子皮。
义又,辛夷,花名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辛夷楣兮葯房。又,留夷,香草。屈原〈離騷〉:畦留夷與揭車。
义又,《諡法》:克毅秉政、安心好靜,𡘋曰夷。
义又,姓。周齊大夫夷仲年之後,見《統譜》。
义又,人名。伯夷,舜秩宗之官。又,孤竹君之長子曰伯夷。
义又,優婆夷。梵書《翻譯名義》:男曰優婆塞,女曰優婆夷,所云淸淨男女也。
义又,與彝同。《孟子》:《詩》云:民之秉夷。《詩》本作彝。
音又,叶羊吏切,音異。馮衍〈顯志賦〉:攢射干雜蘼蕪兮,結木英與新夷;光扈扈而揚耀兮,紛郁郁而暢美。美音媚,新夷卽辛夷。
义本作𢓡,一曰古遲夷通。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2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2頁,第37字
《易・說卦》坤上離下明夷。
謹按說卦無此語,謹照原書改:易序卦故受之以明夷。
《郭璞・江賦》冰夷舞浪。
謹照原文舞改倚。
相傳籛[⿱𥫗堅]之子,長曰舞,次曰夷。
謹照列仙傳原文[⿱𥫗堅]改鏗。
注解
〔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。
〔夷〕字拼音是yí,嵌套结构,可拆字为大、弓。
〔夷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大从弓。本义是东方之人。即我国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。
〔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í] ⑴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⑵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⑶ 平,平坦,平安⑷ 弄平⑸ 消灭⑹ 等辈:“诸将皆陛下故等~”。⑺ 古代的锄类工具。⑻ 同“怡”,喜悦。⑼ 同“痍”,创伤。⑽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