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71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03頁,第2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1頁,第27字
音《玉篇》:乙骨切;《唐韻》:烏沒切,𡘋音搵。《說文》:咽也。潘岳〈笙賦〉:援鳴笙而將吹,先嗢噦而理氣。【註】咽中先噦而理氣也。一曰嗢噦,吐飮之貌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複姓,《後魏書》有嗢盆氏。又,三字姓,嗢石蘭氏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烏八切,音穵 —— 義同。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0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1頁,第34字
《潘岳・笙賦》先嗢噦而理氣。
謹照原文而改以。
注解
〔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嗢〕字拼音是w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𥁕。
〔嗢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昷声。本义是咽。
〔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à] ⑴ 吞咽。⑵ 笑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嗢的意思
嗢
wàㄨㄚˋ基本解释
①吞咽。
②笑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口,昷声。本义:咽。
2.咽,通过口和喉关入胃内。
swallow;
嗢,咽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嗢咽(吞咽,饮吞)
3.笑。
laugh;
乐不胜谓之嗢噱。 —— 《通俗文》嗢噱终日。 —— 《琴赋》
嗢呼(笑呼)
4.吐出 。
vomit;
嗢嗢(反胃欲呕的声音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烏沒切頁碼第43頁,第1字續丁孫
嗢
咽也。从口𥁕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烏骨反頁碼第129頁,第5行,第3字述
咽也。從口昷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烏𣳚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3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3頁,第7字
咽也。
段注咽當作噎。聲之誤也。《欠部》曰:䯉,咽中息不利也。與嗢音義同。𥬇云嗢噱者。嗢在㗋中。噱在口也。
从口。𥁕聲。
段注烏𣳚切。𥁕聲在十三部。與十五部合音冣近也。
嗢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9頁,第1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21頁,第8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106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6頁,第15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0頁,第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4頁,第5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23頁,第4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808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69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頁,第21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頁,第1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42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2197頁【補遺】第16314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04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9頁【崇文】第51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4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110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40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