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92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93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31頁,第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博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補抱切,𡘋音保。《說文》:珍也。从宀玉貝,缶聲。【徐曰】人所保也。《廣韻》:珍寶。又,瑞也、符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聖人之大寶曰位。《禮・禮運》:天不愛其道,地不愛其寶。《詩・大雅》:稼穡惟寶。又,《書・旅獒》:所寶惟賢,則邇人安。
义又,《增韻》:符璽也、重也、貴也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天府》:凡國之玉鎮,大寶器藏焉。《書・旅獒》:分寶玉于叔伯之國。《禮・聘義》:圭璋璧琮,凡此四器者,唯其所寶,以聘可也。古者天子諸侯以圭璧爲符信,至秦始有皇帝信璽,唐改曰寶。又,凡錢文曰通寶。
义又,姓。
音又,叶博古切,音補。《詩・大雅》「錫爾介圭,以作爾寶」,叶上土。
义又,𨻰琳〈瑪瑙賦〉:帝道匪康,皇鑒元輔;顧以多福,康以碩寶。
义又,通作葆。《史記・魯世家》:毋墜天之降葆命。【註】讀如寶。〈留侯世家〉:見穀城下黃石,取而葆祠之。徐廣曰:史珍寶字皆作葆。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66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4頁,第42字
《書・旅獒》分寶玉于叔伯之國。
謹照原文叔伯改伯叔。
《禮・聘義》圭璋璧琮,凡此四器者,唯其所寶,以聘可也。
謹按禮記聘義無此文,查係見儀聘義禮記中。謹據改爲禮聘凡四器者,唯其所寶,以聘可也。註謂圭璋璧琮。
注解
〔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宀部。
〔寶〕字拼音是bǎo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宀、珤、貝。
〔寶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甲骨文字形,象房子裏有貝和玉,表示家裏藏有珍寶,會意。在西周金文裏,又加上一個聲符“缶”(古音與“寶”同)。本义是珍寶。
〔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ǎo] ⑴ 玉器,泛指珍貴的東西⑵ 帝王的印信,借指帝位⑶ 敬辭,用於稱別人的,~地。~剎(稱呼廟字)。~號(稱呼別人的店鋪)。⑷ 指金屬貨幣⑸ 賭具的一種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宝的意思
宝寶
bǎoㄅㄠˇ基本解释
①玉器,泛指珍贵的东西。~贝。~剑。~物。~藏( zàng )。国~。财~。珍~。传( chuán )家~。如获至~。~贵。
②帝王的印信,借指帝位。~座。登大~(皇帝登基)。
③敬辞,用于称别人的,~地。~刹(称呼庙字)。~号(称呼别人的店铺)。
④指金属货币。元~。
⑤赌具的一种。开~。押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甲骨文字形,象房子里有贝和玉,表示家里藏有珍宝,会意。在西周金文里,又加上一个声符“缶”(古音与“宝”同)。本义:珍宝。
2.同本义。
treasure;
宝,珍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稼穑维宝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以作尔宝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宝玉者,封圭也。 —— 《谷梁传·定公八年》以其宝来奔。 —— 《国语·鲁语》。注:“玉也。”怀其宝。 —— 《论语》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。 ——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戴朱缨宝饰之帽。 —— 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珠宝;宝函(宝匣);珍宝(珠玉宝石等);宝肆(出售珍宝的店铺);宝冕(宝冠。用宝石装饰的帽子);宝钏(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);宝钗(首饰名。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)
3.珍贵的东西。
precious thing;
轻敌几丧吾宝。 —— 《老子》。注:“身也。”啬其大宝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先已》。注:“身也。”正得秋而万宝成。 —— 《庄子·庚桑楚》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。 —— 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献宝;财宝;传家宝;文房四宝
4.印信符玺。
jade token;
又有“万几宸翰之宝”。 —— 《红楼梦》
宝札(玺书。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;私人书信的敬辞);宝符(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)
5.对小孩儿亲爱的称呼 。
darling;
我的小宝
6.一种赌具。方形,用牛角或硬木做成,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,参加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。
a kind of gambling device;
开宝,你们有胆子没有? ——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
7.货币 。
money;
通宝;元宝
8.姓。
动词
1.珍爱,珍视。
treasure;
吾有三宝,持而宝之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解老》
宝身(珍惜身躯);宝重(珍惜重视);宝惜(珍惜)
2.珍藏 。
collect;
宝录,宝蓄(珍藏)
形容词
1.珍贵的,宝贵的。
treasured;
夫物不产于秦,可宝者多。 —— 李斯《谏逐客书》
宝刀(珍贵的战刀);宝玉(珍贵的玉);宝书(宝籍。珍贵的书籍)
2.贵重的;由于其美丽、稀有或硬度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价值的 。
precious;
宝衣(贵重的衣服);宝床(贵重的坐具或卧具)
3.敬词。
term of respect;
4.敬称与帝王有关的事物。
宝字(帝王、神仙所写的字);宝位(帝位)
5.敬称与佛教有关的事物。
宝鼎(香炉);宝篆(形容香炉之烟缕缕曲折上升,状如篆文)
6.敬称与道教有关的事物。
宝忏(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);宝诀(道教修炼的秘诀)
7.敬称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。
宝斋;宝舟;宝号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博皓切頁碼第241頁,第4字續丁孫
寶
珍也。从宀从王从貝,缶聲。
寚
異體𡩧
古文寶省貝。
附注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:「貝與玉在宀內,寳之誼已明・……古金文與篆文又增缶。」按:缶即缽本字。最初為人所寶重,故寶古字作「𡧰」,是會意兼形聲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跛抱反頁碼第615頁,第3行,第3字述
珍也。從宀、玉、貝,缶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人所保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615頁,第4行,第1字述
古文寳省貝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博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358頁,第1字許惟賢第595頁,第1字
珍也。
段注《玉部》曰:珍,寶也。二字互訓。《史記》多假葆爲寶。
从宀玉貝。
段注玉與貝在屋下。會意。
缶聲。
段注博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古文寶。省貝。
段注《廣韵》曰:古文作珤。
白话解释
宝,家藏的珍品。字形采用“宀、王、贝”作边旁,“缶”作声旁。寚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寶”,省略了“贝”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作,由「宀」、「貝」、「」(玨)三字構成。從宀,示珍寶收藏之處。從貝,示財貨。從珏,與玉同義。會三字得珍貴之義。金文二例,前例從宀、從貝、從玉;後例從宀、從貝、從玉、缶聲,兼表義。缶,示珍寶貯藏之器。戰國文字承自金文第二例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;古文從宀玉、缶聲。隸書、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其從缶聲者,屬於形聲兼會意。其不從缶聲者,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作「宝」。
寶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71頁,第5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01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6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02頁,第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89頁,第9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044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780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738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534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5頁,第27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97頁,第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45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7451頁【補遺】第17115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52頁,第4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633頁【崇文】第252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975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593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805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709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