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

ㄍㄜˋㄍㄜˇ

3画

2

whj

ol

odi

80200

3画

1

342

单一结构

基本区U+4E2A

指单独的。(gě)自己。量词,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5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78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4頁,第28

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古賀切;《集韻》:居賀切,𡘋歌去聲 —— 枚也。儀禮・大射儀》:司射入于次,搢三个挾一个〔「搢三个挾一个」,〈大射儀〉作「搢三挾一个」。原文作:司射入于次,搢三挾一个〕

又,一人曰一个。左傳・昭三年》:齊公孫竈卒。晏子曰:又弱一个焉。

又,物數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匠人》:廟門容大扃七个。【註】每个長三尺。

又,四面偏室。禮・月令》:孟春,天子居靑陽左个,季春居右个。【註】明堂旁舍也。

又,《禮・檀弓》:有若曰:國君七个,遣車七乗;大夫五个,遣車五乗。【註】个謂所包遣奠牲體臂臑也,折爲七段、五段,以七乗、五乗遣車載之。

又,通作介,獨也,偏也。莊子・養生主》:是何人惡乎介也,天之生是使獨也。【註】介謂刖一足者。史記・張耳陳餘傳》:獨介居河北。【註】介,特也,𡘋與个通。書・秦誓》「若有一介臣」,《大學》作一个臣。左傳・襄八年》「一介行李」,卽一个。【又】〈昭二十八年〉「君亦不使一个,辱在寡人」,卽一介,互通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案切 —— 與幹同,射侯舌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梓人爲侯,上兩个與其身三,下兩个半之。【註】上个,最上幅也。射侯之制,上廣下陿,自棲鵠而上,以侯爲三分,身居中,兩个爲兩邊,其大小皆同;自鵠而下,則其身與上身同,而兩邊惟得其半,蓋下陿也。

又,《六書本義》:个,竹一枝也。史記・貨殖傳》:竹竿萬个。从竹省半爲意。韓愈〈合江亭〉詩:栽竹逾萬个。𡘋與箇同。
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上 部首:丨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1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37頁,第6

《儀禮・大射儀》司射入於次搢三个挾一个。

謹照原文搢三下省个字。

注解

〔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丨部

〔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è、gě,独体字。

〔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è] ⑴ 量词⑵ 单独的⑶ 身材或物体的大小⑷ 用在动词与补语中间,以加强语气 [gě] ⑴ 〔自~兒〕自己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个的意思

1ㄍㄜˋ

基本解释

量词。三~月。洗~澡。

单独的。~人。~性。~位。

身材或物体的大小。高~子。

用在动词与补语中间,以加强语气。笑~不停。吃~饱。

详细解释

量词

1.通用个体量词,表示单独的人或物。

used with nouns without specific measure words;

个,枚也。 —— 《集韵》俎释三个。 —— 《仪礼·士虞礼》竹竿万个。 —— 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。正义:“竹曰个,木曰枚。”

2.字亦作“箇”

箇,箇数,又枚也。 —— 《广韵》

3.俗又作“個”

只有个爹爹,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。 ——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 —— 辛弃疾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

4.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。

一个人;一个影子。

5.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。

一面旗,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。 —— 睢景臣《哨遍·高祖还乡》

一个(只)耳朵;一个(所)学校

6.跟动作有关的用法。

7.“一个”跟少数名词、动词结合,用在谓语动词前,表示快速或突然。

一个箭步窜了上去;一个跟头栽下来。

8.用在动词和约数之间,以使语气轻快、随便。

哥儿俩才差个两、三岁。

9.用在动词和宾词之间。常常连用两个,有时还在后面加“的”或“什么的”。整个句子显得轻快、随便。

他就爱画个画儿、写个字什么的。

10.有时表示一次。

我跟她见了个面。

助词

我做衙内真个俏,不依公道则爱钞。——陆仲良《陈州粜米》 天地也!做得个怕硬欺软,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。——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
代词

这;那 this; that 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——唐·李白《秋浦歌》 又

个般(这样,这般);个样(这般,这样);个侬(这人,那人);个时(这时);个是(这是);个能(这样;如许)

名词

1.单个;单独 。

individual;

个人;个体

2.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。

size;

矮个子;小个儿

3.另见 gě。

2ㄍㄜˇ

基本解释

〔自~兒〕自己。

详细解释

1.個 gě。

2.——用于“自个儿”( zìgěr )

3.另见gè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賀切頁碼144頁,第21

箇竹枚也。从竹固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古賀反頁碼369頁,第4行,第2

箇竹枚也。從竹固聲。讀若箇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人言一箇一杖,依竹木而言之也。竹璞曰竿,曰梃,曰橦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賀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75頁,第5許惟賢346頁,第3

箇竹枚也。

段注竹梃自其徑直言之。竹枚自其圜圍言之。一枚謂之一箇也。《方言》曰:箇,枚也。

从竹。固聲。

段注古賀切。按古音在五部。

箇或作个。半竹也。

段注各本無。見於《六書故》所引唐本。按竝則爲竹。單則爲个。竹字象林立之形。一莖則一个也。《史記》。木千章。竹竿萬个。《正義》引《釋名》。竹曰个。木曰枚。今《釋名》佚此語。經傳多言个。《大射》、《士虞禮》、《特牲》饋《食禮》注皆云:个猶枚也。今俗或名枚曰個。音相近。又云:今俗言物數有云若干個者此讀。然經傳个多與介通用。《左氏》或云一个行李。或云一介行李。是一介猶一个也。介者,分也。分則有閒。閒一而巳。故以爲一枚之偁。《方言》曰:介特也是也。閒之外必㒳分。故曰介居二大國之閒。《月令》左介右介。是其義也。又按支下云:从手持半竹。卽个爲半竹之證。半者,物中分也。半竹者,一竹㒳分之也。各分其半。故引伸之曰左个右个。竹从二个者。謂竹易分也。分曰个。因之㮯者亦曰个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竹一曰箇,木一曰枚。个,段引《六書故》謬,王氏《經義述聞》糾正。个乃介之誤,引唐本《說文》(假枚)。

个乃介之誤體,隸介作囗,故作个,說從王氏《述聞》。

木一曰枚,竹一曰箇。段氏引《六書故》補或體个字,非。王氏《經義述聞》己駁之矣。个乃介之俗字,一个行李即一介行李也。

白话解释

箇,单枚的竹楔。字形采用“竹”作边旁,“固”作声旁。
附 《集韵• 箇韵》:箇,或作个,通作個。

箇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85頁,第20字
2陳昌治本第382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295頁
4說文校箋第190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178頁,第17字
6說文今釋第643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1136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61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94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14頁,第32字
11標注說文第188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148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4879頁【補遺】第16716頁
14通訓定聲第1652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386頁【崇文】第1541頁
16說文句讀第574頁
17章授筆記第196頁,第7字
18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72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465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