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画

nnnn

su

yya

17717

3画

515

单一结构

基本区U+5DF2

表示过去,太,过。停止、后来。在人名中无实际意义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7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326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268頁,第18

《廣韻》:羊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養里切,𡘋音以。玉篇》:止也、畢也、訖也。廣韻》:成也。集韻》:卒事之辭。易・損卦》:已事遄往。

又,《玉篇》:退也。廣韻》:去也、棄也。書・堯典》:試可乃已。論語》:三已之。

又,太也。廣韻》:已,甚也。孟子》:仲尼不爲已甚者。【註】不欲爲已甚,太過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過事語辭。史記・灌夫傳》:已然諾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謂已許諾,必使副其前言也。

又,《類篇》:語已也。增韻》:語終辭。前漢・梅福傳》:亦無及已。

又,踰時曰已而。史記・高帝紀》:已而有娠。

又,與以通。荀子・非相篇》:人之所以爲人者,何已也?曰:以其有辨也。前漢・張良傳》:殷事以畢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羊吏切,音異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己部

〔已〕字拼音是,独体字。

〔已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象蛇形。一说原与“子”同字。本义是停止。

〔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ǐ] ⑴ 止,罢了⑵ 表示过去⑶ 后来,过了一些时间,不多时⑷ 太,过⑸ 同“以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已的意思

ㄧˇ

基本解释

止,罢了。学不可以~。死而后~。

表示过去。~经。事~至此。~往。业~。

后来,过了一些时间,不多时。~忽不见。

太,过。不为~甚。

同“以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象形。象蛇形。一说原与“子”同字。本义:停止。

2.同本义。

cease; stop;

鸡鸣不已。 —— 《诗·郑风·风雨》。传:“已,止也。”德音不已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。传:“已,止也。”以故事得已。 ——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操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 —— 《列子·汤问》是亦不可以已乎? —— 《孟子·告子上》累寸不已,遂成丈匹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,必虑人逼取,而惴惴焉,摩玩之不已。 —— 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不已

3.完成,完毕。

finish;

已,成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已事遄往。 —— 《易·损》。注:“竟也。”且曰吾已。 —— 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注:’犹决竟也。”有司已于事而竣。 —— 《国语·齐语》。注:“毕也。”

已矣(完了,逝去)

4.治愈。

cure;

已大风、挛踠、瘘疠治愈大风、挛踠、瘘、疠(等重病)。大风,麻风病。挛踠,手脚弯曲不能伸展。瘘,脖子肿。疠,恶疮]。 —— 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副词

1.已经 already——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。

北向不能得日,日过午已昏。 —— 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已装不卸(喻已成定局,无法改变)

2.以前 。

before;

已先(从前;先前);已事(往事)

3.罢了,算了 。

well;

已乎(算了)

4.too——表示程度。

无已大康,职思其居。 —— 《诗·唐风》死而湮没不足道者,亦已众矣。 —— 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5.also——表示行为的频率。

周子居常云:“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,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。” —— 《世说新语》

6.最终,终归。

finally;

其所以贯理焉,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。 —— 《荀子》

7.已而,然后。

then; after that;

庭中始为篱,已为墙。 —— 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詳里切頁碼492頁,第6

巳巳也。四月,陽气巳出,陰气巳藏,萬物見,成文章,故巳爲蛇,象形。凡巳之屬皆从巳。

附注按:甲骨文、金文巳字形又與子同,像胎兒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字象蛇虫之形,假借為地支名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詳紀反頁碼1147頁,第2行,第1

巳巳也。四月陽气巳出,陰气已藏,萬物見,成文章,故巳爲蛇。象形。凡巳之屬,皆從巳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四月,純陽之月,故曰陰气巳藏。象蛇之變化,有文章也。四月,巳主蛇。《律厤志》曰:『巳盛於已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祥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980頁,第3許惟賢1293頁,第6

巳巳也。

段注《律書》曰:巳者,言萬物之巳盡也。《律曆志》曰:巳盛於巳。《淮南・天文訓》曰:巳則生巳定也。《釋名》曰:巳,畢布巳也。辰巳之巳旣久用爲巳然巳止之巳。故卽以巳然之巳釋之。《序卦傳》。蒙者,蒙也。比者,比也。剝者,剝也。《毛詩傳》曰:虚,虚也。自古訓故有此例。卽用本字,不叚異字也。《小雅・斯干》箋云:似讀爲巳午之巳。巳續妣祖者,謂巳成其宫廟也。此可見漢人巳午與巳然無二音。其義則異而同也。《廣雅・釋言》。巳,㠯也。乃淺人所改。近大興朱氏重刻汲古閣《說文》改爲己也。殊誤。

《四月》昜气巳出。陰气巳臧。

段注今藏字。

萬物見。

段注句。

成彣彰。

段注故曰巳也。

故巳爲它象形。

段注巳不可像也。故以蛇象之。蛇,長而冤曲垂尾。其字像蛇。則象陽巳出陰巳藏矣。此六字一《句讀》。巳者,蛇象也。𢁓者,古文豕也。此近十二屬之說。而與《論衡・物勢》篇義各不同。祥里切。一部。

凡巳之屬皆从巳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《說文》包字下云:巳,象胎中子形。巳與㠯同聲,㠯加口為台,為「胎」。巳即古胞字。

白话解释

巳,已经。在十二地支中,“巳”代表四月,这时天地间阳气已出,阴气已藏,万物纷呈,形成众多色彩与花纹,所以“巳”代表的 是蛇,字形像蛇的形状。所有的与巳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巳”作边旁。

巳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76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1252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933頁
4說文校箋第654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587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2174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61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725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094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90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628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5169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4239頁【補遺】第18145頁
14通訓定聲第673頁,第2字
15通訓定聲第678頁,第2字
16說文義證第1298頁【崇文】第5189頁
17說文句讀第2142頁
18說文新證第979頁,第1字
19章授筆記第614頁,第1字
20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1128頁,第1字
21古字釋要第1363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