弋

ㄧˋ

3画

agny|ayi

ip

hs

43000

3画

154

单一结构

基本区U+5F0B

本义是木桩,后引申义有系有绳子的短箭、猎取等。人名用字,姓氏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5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355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298頁,第53

唐韻》:與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逸職切,𡘋音翊。玉篇》:繳射也。韻會》:弋,繳射飛鳥也。周禮・夏官・司弓矢》:矰矢、茀矢用諸弋射。〈冬官・考工記〉:弓人爲弓,往體多、來體寡,謂之夾庾之屬,利射侯與弋。詩・鄭風》:弋鳧與鴈。【疏】弋,謂以繩繫矢而射也。列子・湯問篇》:蒲且子之弋也,弱弓纖繳,乗風振之,連雙鶬於靑雲之際。【註】蒲且子,古善弋射者。

又,左弋,官名。前漢・百官表》:少府屬有左弋,太初元年,更名爲佽飛,掌弋射。

又,《韻會》:弋,取也。書・多士》:非我小國敢弋殷命。【註】弋,取也。【疏】弋,射也,射而取之,故弋爲取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橛也,所以挂物也。爾雅・釋宫》:雞棲於弋爲榤。【疏】弋,橜也。玉篇》一作杙。又,〈釋宮〉:樴謂之杙。【註】橜也。

又,黑色。前漢・文帝紀・贊》:身衣弋綈。【註】如淳曰:弋,皁也。師古曰:弋,黑色也。

又,水名。隋書・地理志》:鄱陽郡弋陽縣,舊曰葛陽,有弋水。

又,縣名。後漢・郡國志》:北地郡弋居縣。

又,國名。前漢・陳湯傳》:南排、月氏、山離、烏弋。【註】山離、烏弋,去中國二萬里。揚雄〈長楊賦〉:登南山瞰烏弋。又,《後漢・西域傳》:栗弋,國屬康居,出名馬、蒲萄酒,特有名焉。

又,無弋,羌部名。後漢・西羌傳》:羌無弋爰劒者,秦厲公時爲秦所拘執,以爲奴隸,後得亡歸。羌人以奴爲無弋,以爰劒嘗爲奴隸,故因名之。

又,姓。姓苑》:出河東。今蒲州有弋氏。詩・鄘風》:美孟弋矣。【註】弋,姓也。

又,與㚤通。韻會》:㚤,婦官;通作弋,漢有鉤弋夫人。前漢・外戚傳》:孝武鉤弋趙倢伃。武帝巡狩過河閒,使使召之,既至,女兩手皆拳,上自披之,手卽時伸,號曰拳夫人,居鉤弋宮。

注解

〔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弋部

〔弋〕字拼音是,独体字。

〔弋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本义是小木桩。今字作“杙”。

〔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ì] ⑴ 用带绳子的箭射鸟⑵ 姓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弋的意思

ㄧˋ

基本解释

用带绳子的箭射鸟。~获。~人何篡(“篡”,取,鸿雁飞得很高,射鸟的人无所施其技)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本义:小木桩。今字作“杙”

2.同本义。

spile;

以钩弋压下枝,令着地。 —— 《齐民要术》

3.系有绳子的箭,用来射鸟 。

a retrievable arrow with a string attached to it;

弋(系有丝绳的射鸟短矢);弋罗(矢缴和罗网);弋缴(猎取飞鸟的箭)

4.指禽鸟。

bird;

十二月,鸣弋。弋也者,禽也。 —— 《大戴礼记》

5.姓氏。

美孟弋矣。 —— 《诗·傭风·桑柔》

动词

1.射。用带绳子的箭射猎。

hunt with bow and arrow;

戈,缴射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弋凫与雁。 —— 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。疏:“弋,谓以绳系矢而射之也。”公弋取彼在穴。 —— 《易·小过卦》。虞注:“弋,矰缴射。”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。 —— 《庄子·佉箧》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。注:“弋,缴射之也。”

弋射(射鸟)

2.取 。

take;

弋窃(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)

形容词

黑色 black 身衣弋绨。——《汉书·文帝纪》 又

弋祶(黑色粗厚的丝织物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與職切頁碼420頁,第1

異體𢍺

弋橜也。象析木衺銳箸形。从𠂆,象物挂之也。

附注段玉裁改「著」為「者」,並注云:「者,各本作著,不可通,今正。古箸與者無二字,箸即者字。折木之衺銳者為橜,故上體象其衺銳。」「俗用杙為弋,顧用弋為隿射字,其誤久矣。杙者,劉劉杙也,不為橜弋字。弋,象形,故不从木也。」「凡用橜者爲有所表識,所謂楬櫫也。故有物挂之。又若舟之戕𢎄亦是,所以系舟也。故用𪱛爲合體之象形。」朱芳圃《殷周文字釋叢》:「字象橛形。今呼木樁。上象槎枒,丿所以固之。椓於地上,或以繫牲,或以縣物,用途甚廣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象下端尖尖的木棒。大的可以插在地上,或用以測日影;小的用來挖東西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以即反頁碼1003頁,第7行,第1

弋檿也。象析木銳衺著形𠂆象物挂之也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橜謂之杙。」弋,杙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與職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508頁,第1許惟賢1091頁,第3

弋橜也。

段注《木部》橜下曰:弋也。二篆爲轉注。《爾雅》曰:橜謂之杙。按俗用杙爲弋。顧用弋爲隿射字。其誤久矣。杙者,劉劉杙也。不爲橜弋字。弋象形。故不从木也。

象折木衺銳者形。

段注者各本作著。不可通。今正。古箸與者無二字。箸卽者字。折木之衺銳者爲橜。故上體象其衺銳。

𠂆象物挂之也。

段注凡用橜者爲有所表識。所謂楬櫫也。故有物挂之。又若舟之𢍿𢎄亦是。所以系舟也。故用𠂆爲合體之象形。與職切。一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弋,象物能挂也。

雅叉也,挂物之物。

「弋不射宿」=隿。

「戈不射宿」字當作隿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的,像插地的木樁。金文三例,較甲文字形為繁。戰國文字之弋,形似戈形,每和戈相混。清人孔廣居以弋形本作,一豎像弋的斜幹,上像弋首的小枝,下像繫物的繩子(《說文疑疑》,P.110)。據此,篆文雖有所訛變,然尚可析分其形,即像木樁的幹和小枝,像繩索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,楷書沿之作弋,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。

弋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31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1068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96頁
4說文校箋第556頁,第17字
5說文考正第498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1843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10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21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664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31頁,第8字
11標注說文第534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439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297頁【補遺】第17858頁
14通訓定聲第84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96頁【崇文】第4381頁
16說文句讀第1814頁
17說文新證第857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526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916頁,第2字
20古字釋要第1164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