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牛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677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01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52頁,第29字
音《唐韻》:苦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輕煙切,𡘋音岍。《說文》:引前也。从牛,象引牛之縻也。《易・夬卦》:牽羊悔亡。《書・酒誥》:肇牽車牛,《禮・曲禮》:效馬效羊者,右牽之;效犬者,左牽之。
义又,《周禮・天官・小宰》:掌其牢禮,委積膳獻,飮食賔賜之飱牽。【註】飱,夕食也;牽,牲牢可牽而行者。《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惟是脯資餼牽竭矣。【註】牽,謂牛、羊、豕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挽也。《左傳・襄十年》:牽帥老夫,以至於此。
义又,《玉篇》:連也。《易・小畜》:九二,牽,復吉。【疏】牽謂牽連。
义又,《玉篇》:速也。《禮・學記》:君子之敎喩也,道而勿牽。【疏】牽謂牽逼 —— 人苟不曉知,亦不偪急牽令速曉也。
义又,《管子・法法篇》:令出而不行謂之牽。
义又,拘也。《史記・六國表》:學者牽於所聞。
义又,牽牛,星名。《禮・月令》:旦牽牛中。
义又,地名。《春秋・定十四年》:公會齊侯、衞侯于牽。【註】魏郡黎陽縣東北有牽城。
义又,人名。《左傳・成十七年》:鮑牽見之。
义又,姓。《後漢・皇甫規傳》:實賴兗州刺史牽顥之淸猛。
音又,《廣韻》:苦甸切;《集韻》:輕甸切,𡘋音俔。《廣韻》:牽,挽也。
义又,《增韻》:挽舟索,一名百丈牽。
音又,叶詳均切。《急就章》:盜賊繫囚搒笞臀,朋黨謀敗相引牽,欺誣詰狀還反眞
义。《韻會》亦作掔。
注解
〔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牛部。
〔牽〕字拼音是qi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牛。
〔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ān] ⑴ 见“牵”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牽的意思
牽牵
qiānㄑㄧㄢ基本解释
◎见“牵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苦堅切頁碼第38頁,第7字續丁孫
牽
引前也。从牛,象引牛之縻也。玄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棄妍反頁碼第119頁,第6行,第1字述
引前也。從牛,象引牛之縻也,玄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指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苦堅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05頁,第1字許惟賢第90頁,第12字
引而前也。
段注牽引㬪韵。引伸之,輓牛之具曰牽。《牛人》牽徬是也。牲,腥曰餼。生曰牽。又凡聮貫之䛐曰牽。
从牛,冂象引牛之縻也。玄聲。
段注苦堅切。十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凡活牛曰牽,牲牽。
白话解释
牵,引导上前。字形采用“牛”作边旁,像引牛的鼻绳。“玄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、篆文及楷書字形皆為從牛、玄聲,中像拉牛之繩索。「牛」為動物名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牛有關;「玄」為幽暗深遠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附加實像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牵」。
牽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69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7頁,第8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96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9頁,第16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2頁,第20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49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80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701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30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頁,第1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8頁,第5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90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2033頁【補遺】第16288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77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5頁【崇文】第45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5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93頁,第1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60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717頁,第2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115頁,第1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