皁

zào ㄗㄠˋ

7画

2

rfj

haj

nked

26400

7画

2

3251112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7681

同“皂”。黑色,肥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白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80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786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742頁,第4

唐韻》:昨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在早切,𡘋曹上聲。博雅》:皁隸,臣也。類篇》:賤人也。左傳・昭七年》:士臣皁,皁臣輿,輿臣隸。【疏】服䖍云:皁,造也;造,成事也。

又,《博雅》:櫪也。集韻》:馬閑。周禮・夏官・校人》:三乘爲皁,皁一趣馬。【註】馬十二匹爲皁,一皁之馬,趣馬一人主之。史記・鄒陽傳》:牛馬同「皁」。【註】韋昭曰:皁,養馬之官。郭璞云:養馬之器。漢書音義》:食牛馬器,以木作如槽。揚子《方言》:梁宋齊楚北燕之閒謂櫪曰皁。

又,《玉篇》:色黑也。博雅》:緇謂之皁。廣韻》:黑繒也。史記・秦本紀》:錫爾皁游。前漢・賈誼傳》:自衣皁綈。後漢・禮儀志》:日冬至,召太史,令各板書,封以皁囊。漢官儀》:凡章表皆啓封,其言密事得皁囊也。

又,皁白,猶黑白也。北史・魏臨淮王傳》:中山皁白太多,未若濟南風流寬雅。

又,鳥名。唐陸璣《毛詩鳥獸疏》:鸛雀,一名皁裙。

又,《釋名》:早也。日未出時早起,視物皆黑,此色如之也。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山林,其植物宜皁物。【註】皁,柞栗之屬。或作早。韻會》:今世謂柞實爲皁斗。柞卽橡也,其房可以染黑,俗因謂黑色爲皁。正字通》:俗讀若竈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湯勞切,音韜。楊氏《古音》:《周禮》皁物之皁,音如韜。柞栗皆有韜橐也。

又,叶子苟切,音走。詩・小雅》:既方既皁,既堅既好。【註】穀實未堅曰皁。好,音吼。又,揚雄〈太僕箴〉:廐焚問人,仲尼深𨢄;僕臣司駕,敢吿執皁。

說文》草 —— 自保切 —— 草斗,櫟實也,一曰象斗子。从艸,早聲。徐鉉曰: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,別作皁字,爲黑色之皁。按,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,故曰草,通用爲草棧字,今俗書皁或从白、从十,或从白、从七,皆無意義。

注解

〔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白部

〔皁〕字拼音是z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白、十

〔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ào] ⑴ zào ㄗㄠˋ 同“皂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皁的意思

zàoㄗㄠˋ

基本解释

zào ㄗㄠˋ 同“皂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自保切頁碼31頁,第12

𦷣

異體𦳱𦳕𦳕𦯑、草

𦷣草斗,櫟實也。一曰象斗子。从艸早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,別作皁字,爲黑色之皁。案:櫟實可以染帛,爲黑色,故曰草。通用爲草棧字。今俗書皁或从白从十,或从白从七,皆無意義,無以下筆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自保反頁碼108頁,第5行,第2

𦷣草斗,櫟實,一曰橡斗。從艸早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則今人書草木字,隨博士曹憲亦云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𠈃古音第三部頁碼186頁,第4許惟賢81頁,第9

𦷣𣁬

段注逗。

櫟實也。一曰象斗。

段注《木部》。栩𣏍也。其皁一曰樣。又曰:𣏍,栩也。又曰:樣,栩實也。按此言櫟者,卽栩也。陸璣云:栩今柞櫟也。徐州人謂櫟爲杼。或謂之栩。其子爲皁。或言皁斗。其殻爲汁。可以染皁。今京洛及河内多言杼汁。或云橡斗。按草斗之字俗作皁,作皂。於六書不可通。象斗字當從《木部》作樣。俗作橡。

从艸。早聲。

段注𠈃。古音在三部。《周禮・大司徒》。其植物宜早物。假借早晚字爲之。籒文作𦳕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草斗。艸,正字,今作草;而草斗作皁。而皁隸,古尚未賤視,《周禮》「卧造士」,漢人稱領造士曰「大上造」,皆無賤意。今皁、草相亂,古人稱造次或曰草次,草創或曰造創。惟皁俗字可作早,蓋草作早已古耳。

象斗,橡斗=樣斗。皂者,俗字。皂隸,後以為衣黑衣,故稱。

艸木字今借用草,而别造皁字為草斗之用。皁隸,即古之造士(《王制》),新入内而未為官者曰造士。秦爵有大上造,同。蓋古人不輕視皁隸也。草,造古通,故草創=造創,造次=草次。皁係俗字,可作早,蓋古者草、早可通也。

造次=草次,草創=造創。今草、皁相混,古草、造相通。古之造士即今皁隸之類,蓋古人非輕視皁隸也。○ 木字今假用草,而别造皁字為皁斗之用。秦之「上造」 與「造士」同。皁係俗字,可用作早,蓋古者草、早可通也。

白话解释

草,包裹着籽实的植物壳斗,即栎树的籽实。另一种叫法叫“象斗子”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早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《睡虎地秦簡》。字從艸、早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草,草斗,櫟實也。一曰,象斗。」徐鉉注:「今俗以此為艸木之艸,別作皁字,為黑色之皁。按,櫟實可以染帛為黑色,故曰草,通用為草棧字,今俗書皁或从白从十,或从白从七。」段注:「按草斗之字,俗作皁、作皂,於六書不可通。象斗字當從木部作樣,俗作橡。」字作為草木之草的泛稱,則為艸、屮字的分化;如作為「草斗」之專名,則自有獨立的本音本義。隸、楷字形可上溯戰國文字。

草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8頁,第17字
2陳昌治本第95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86頁
4說文校箋第43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36頁,第12字
6說文今釋第130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5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3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0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4頁,第27字
11標注說文第43頁,第9字
12說文注箋第350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915頁【補遺】第16268頁
14通訓定聲第1094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7頁【崇文】第425頁
16說文句讀第130頁
17章授筆記第53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579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97頁,第1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