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38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76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42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:羲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黑乙切,𡘋欣入聲。《說文》:響布也。从十、从䏌。【徐曰】䏌,振䏌也。《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肸蠁布寫。【註】肸蠁,盛作也。又,〈揚雄傳〉:薌呹肸以棍根兮,聲駍隱而歷鐘。【註】言風之動樹,聲響振起衆根,合同駍隱而盛,歷入殿上之鐘也。根,猶株也。左思〈蜀都賦〉:景福肸蠁而興作。【註】韋昭曰:肹蠁,濕生蟲,蚊類是也 —— 大福之興,如此蟲騰起矣。
音又,《正韻》:佛肸,大貌。又,人名。
义又,西域名。《前漢・西域傳》:四曰肸頓䎏侯。
义又,人名。公孫肸,鄭大夫。見《左傳・襄三十年〉。又,《前漢・功臣表》:疆圉侯留肸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許訖切,音迄。又,《集韻》:顯結切,音𡘐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兵媚切,音祕 —— 邑名,在魯。《史記・魯世家》作肸誓。【註】魯東郊之地名。《尚書》作費。
义通作肹。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愛日堂藏本: 第561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4頁,第37字
《揚雄傳》薌呹肸以棍根兮。
謹照原文棍根改掍根。
注解
〔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肸〕字拼音是x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𰅭。
〔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ī] ⑴ 〔~蠁〕散布、传播,如“芬腹~~。”⑵ 振动:“芗呹~以掍根兮,声駍隐而历钟。”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肸的意思
肸
xīㄒㄧ基本解释
①〔~蠁〕散布、传播,如“芬腹~~。”
②振动:“芗呹~以掍根兮,声駍隐而历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羲乙切頁碼第68頁,第6字續丁孫
肸
響,布也。从十从䏌。
鉉注臣鉉等曰:䏌,振䏌也。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《繫傳》作从十,䏌聲。《韻會》作从十、䏌。顧云:《韻會》兼用二徐。」田文炤二徐箋異:「䏌,振䏌也。段氏据《玉篇》改為振肸,謂振動布寫也,則肸从䏌會意為合,小徐直作䏌聲,竊以形聲,與響布之訓轉費句索,不能如合體成誼,以見指撝者了當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希乞反頁碼第192頁,第1行,第2字述
響布也。從十䏌聲。
鍇注臣鍇按:揚雄《甘泉賦》曰:「肸響豊融,懿懿芬芬。」又《都賦》曰:「肸響布冩十者散於四方也。」八者,分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羲乙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353頁,第3字許惟賢第159頁,第4字
肸蠁,
段注逗。
布也。
段注李善注《上林賦》、《甘泉賦》皆引肸蠁布也。今據正。《上林賦》曰:肸蠁布寫。彪注曰:肸,過也。芬芳之過若蠁之布寫也。《甘泉賦》。薌呹肸以掍批。薌葢同蠁。按《虫部》蠁,知聲蟲也。肸蠁者,葢如知聲之蟲一時雲集。《蜀都賦》翕響義同。《春秋》晉羊舌肸,字叔向。向《釋文》許㒳切。卽蠁字。知肸蠁之語甚古。
从十。䏌聲。
段注羲乙切。十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肸、蠁雙聲,蟲聲。
肸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135頁,第6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92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156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92頁,第3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87頁,第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301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517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1240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450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55頁,第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92頁,第6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689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2879頁【補遺】第16420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35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88頁【崇文】第74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263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101頁,第5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700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246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