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58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85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51頁,第26字
音《唐韻》:符支切;《集韻》:頻彌切;《韻會》:頻脂切;《正韻》:蒲麋切,𡘋音陴。《說文》:土藏也。【徐曰】脾主信藏志,信生於土。《白虎通》:脾之爲言裨也。《韻會》:《文子》曰:脾爲風。《淮南子・精神訓》:脾爲雷。《釋名》:脾,裨也,在胃下;脾助胃氣,主化穀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孟春之月,祭先脾。
音又,可爲殽。《詩・大雅》:嘉殽脾臄。《禮・內則》:兔爲宛脾。【註】宛脾,聶而切之。又,鴇奧鹿胃。【註】鴇奧,脾肶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・醢人》:饋食之豆,其實葵菹、蠃醢、脾析、蠯醢、蜃、蚳醢、豚拍、魚醢。【註】脾析,牛百葉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止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鋪、脾,止也。【註】義有不同,故異訓之。
义又,《博雅》:卑也。
义又,邑名。《左傳・定五年》:子西爲王輿服以保路,國于脾洩。【註】脾洩,楚邑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蒲街切,音牌 —— 牛百葉。《周禮・天官・醢人》脾析〔釋文〕:徐讀蒲佳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匹計切,音膍 —— 盛肥也。
音又,《五音集韻》:卑履切,音匕 —— 股也。
注解
〔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脾〕字拼音是p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卑。
〔脾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月( 肉 );卑声。本义是脾脏。人和脊椎动物的内脏之一,是贮血和产淋巴与抗体的器官,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。中医称“五脏”之一。
〔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] ⑴ 人和动物内脏之一,在胃的左下侧,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⑵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脾的意思
脾
píㄆㄧˊ基本解释
①人和动物内脏之一,在胃的左下侧,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。~脏。
②中医学指五脏之一。~胃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月(肉);卑声。本义:脾脏。人和脊椎动物的内脏之一,是贮血和产淋巴与抗体的器官,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。中医称“五脏”之一。
2.同本义。
spleen;
脾,土藏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脾者,谓之主。 —— 《春秋元命苞》祭先脾。 —— 《礼记·月令》
脾土(中医用语,指脾);脾析(牛胃);脾家(脾脏所在之处);脾和(脾性相合,意气相投);脾味(兴趣爱好;脾性,脾气)
3.通“髀”。大腿。
hip;
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。 —— 《庄子·在宥》达于右脾。 —— 《公羊传·桓公四年》
4.通“膍”。牛胃。
tripe of ox;
嘉殽脾臄,或歌或咢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蠃醢脾析。 —— 《周礼·天官·醢人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符支切頁碼第129頁,第26字續丁孫
脾
異體𦜉、𦜠
土藏也。从𠕎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頻移反頁碼第334頁,第6行,第1字述
土藏也。從肉𤰞聲。
鍇注臣鍇按:脾主信藏,志信生於土也。文子曰:「脾爲風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符支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671頁,第1字許惟賢第299頁,第3字
土藏也。
段注文有脫誤。說見上。
从肉。卑聲。
段注符支切。在十六部。按古文以脾爲髀字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肉、卑聲。從「肉」,表示與動物有關;「卑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脾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257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342頁,第6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267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70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62頁,第4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575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999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343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838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2頁,第23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6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01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4472頁【補遺】第1667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107頁,第4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342頁【崇文】第136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500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21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426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