莶

xiānliǎn ㄒㄧㄢㄌㄧㄢˇ

19画

13

awgi|awgg

tomm

eobv

44109

10画

7

1223414431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83B6

(xiān)见“豨”。(liǎn)古同“蔹”。〔豨莶〕见“(薟)豨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36頁,第17

同文書局本: 第1061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1031頁,第30

唐韻》:良冉切,音斂。說文》:白薟也,或从斂,見蘞字註。

又,《類篇》:離鹽切,音廉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虛嚴切,音杴 —— 豨薟,藥草。

又,《類篇》:魚杴切,音嚴。字林》:水中野韭。

又,火占切,音㿌 —— 辛味。

又,苦紺切 —— 同「餡」。味過甘也。

注解

〔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薟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iǎn、xiān、yán、k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僉

〔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ǎn] ⑴ 葡萄科藤本植物的泛稱。以果熟時顏色不同而有白蘞、赤蘞、烏蘞莓等名稱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也。”《玉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,藥。” [xiān] ⑴ 〔豨薟〕草名。菊科。一年生草本。《本草綱目•草部•豨薟》:“時珍曰:韻書:楚人呼猪為豨,呼草之氣味辛毒為薟,此草氣臭如猪而味薟螫,故謂之豨薟。”⑵ 辛味。《集韻•沾韻》:“薟,辛毒之味。” [yán] ⑴ 水中野韭。《集韻•嚴韻》:“薟,《字林》:冰中野韭。” [kàn] ⑴ 同“餡”。味過甘。《集韻•勘韻》:“餡,味過甘也。或作薟。”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莶的意思

1xiānㄒㄧㄢ

基本解释

〔豨~〕见“豨”。

2liǎnㄌㄧㄢˇ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蔹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良冉切頁碼21頁,第26

薟白薟也。从艸僉聲。

蘞薟或从斂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畱琰反頁碼81頁,第2行,第1

蘞白薟也。從艸僉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本草》:「白蘝,藥也,一名兎荄。作藤生根似天門冬,一株下有十許。」《爾雅》云:「菄,兎荄」,注乃云:未詳也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81頁,第3行,第1

薟或從歛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良冄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27頁,第1許惟賢55頁,第1

蘞白薟也。

段注《本艸經》作白斂。

从艸。僉聲。

段注良冄切。七部。

薟或从斂。

段注《唐風》。蘞蔓于野。陸璣云:似栝樓。葉盛而細。其子正黑。如燕薁。不可食。陸疏廣要曰:《本艸》蘞有赤白黑三種。疑此是黑蘞也。

薟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0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66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68頁
4說文校箋第28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24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85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57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8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30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6頁,第13字
11標注說文第27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23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621頁【補遺】第16224頁【補編】第14874頁
14通訓定聲第487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71頁【崇文】第281頁
16說文句讀第83頁
17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443頁,第4字
18古字釋要第74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