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画

9

yftj

ivjka

sbm

34760

10画

8

4512132511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BF8

指许多。众,许多。以德取众,可助人生之大幸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800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172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146頁,第14

唐韻》、《廣韻》:章魚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專於切,𡘋渚平聲。說文》:辯也。【徐曰】別異之辭。爾雅・釋訓》:諸諸、便便,辯也。【註】皆言辭辯給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非一也,皆言也。正韻》:凡衆也。書・舜典》:歷試諸艱。詩・邶風》:孌彼諸姬。史記・賈誼傳》:紛亂諸事。

又,《廣雅》:之也、於也。榖梁傳・莊二十四年》:迎者,行見諸,舍見諸。【註】諸,之也。禮・射義》:射求正諸己。【註】諸,猶於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語助辭。詩・邶風》:日居月諸。【疏】居、諸,語助也。公羊傳・桓六年》:其諸以病桓與。【註】其諸,辭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有諸,疑辭。孟子》:文王之囿方七十里,有諸。

又,于諸,寘也。公羊傳・哀六年》:𨻰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。【註】齊人語也。

又,諸侯,國君也。易・比卦》:先王以建萬國,親諸侯。

又,官名。周禮・夏官》:諸子。【註】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。或曰庶子。

又,神名。淮南子・地形訓》:諸稽、攝提,條風之所生也。又,諸比,凉風之所生也。【註】皆天神名。

又,因諸,齊獄名。公羊傳・昭二十一年》:宋南里者何若。曰:因諸者然。【註】因諸者,齊故𠛬人之地。

又,諸于,衣名。前漢・元后傳》:政君獨衣絳緣諸于。【師古註】諸于,大掖衣,卽袿衣之類也。又,偏諸,衣緣也。賈誼〈治安策〉:繡衣絲履偏諸緣。【師古註】若今織成,以爲要襻及褾領者。

又,《韻會》:方諸,鑑名,以取明水於月。

又,《釋名》:諸,儲也。藏以爲儲,待給冬月用之也。禮・內則》:桃諸梅諸。【疏】王肅云:諸,菹也。謂桃菹、梅菹,卽今之藏桃、藏梅也。又,《周禮・天官・大飮》〔疏〕:紀莒之閒,名諸爲濫。

又,草木名。爾雅・釋木》:諸慮,山櫐。【註】今江東呼櫐爲藤,似葛而麤大。嵆含《南方草木狀》:諸蔗,一曰甘蔗,交阯所生者。

又,獸名。山海經》:單張山有獸,狀如豹,長尾,人首,牛耳,一目,名曰諸犍。又,敖岸山有獸,狀如白鹿,四角,名曰夫諸。

又,蟲名。爾雅・釋魚》:蟾諸。【註】似蝦蟆,居陸地,淮南謂之去蚊。一作詹諸。互詳詹字註。

又,山水名。山海經》:諸餘之山,諸餘之水出焉。

又,邑名。春秋・莊二十九年》:城諸及防。【註】諸、防,皆魯邑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琅琊郡有諸縣。【註】春秋城諸及鄆者。

又,澤名。爾雅・釋地》:宋有孟諸。【疏】一曰望諸,一曰孟豬。互詳豕部豬字註。

又,姓。說苑》:越大夫諸發。唐書》:兵部侍郎諸道。又,複姓。漢書》有諸葛豐,《三國志》有諸葛亮。

又,《廣韻》:正奢切;《集韻》:之奢切,𡘋音遮 —— 亦姓也。風俗通》:漢有洛陽令諸於。何氏《姓苑》:吳人。又,《南唐書・妖賊傳》:諸祐,蘄州獨木人。【註】諸,音查。正字通》:六麻有諸姓,音查。按,本作𧨿,譌作諸。𧨿,本詐上聲,音查,非。餘詳𧨿字註。

又,《字彙》:常如切,音稌 —— 詹諸,蝦蟆也。六書正譌》:別作蟾蜍,非。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673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0頁,第34

《賈誼・治安策》繡衣絲履偏諸緣。

謹照原書治安策改傳字。繡字上照原文增爲之二字。

《爾雅・釋魚》蟾諸。〔註〕似蝦蟆,居陸地,淮南謂之去蚊。

謹照原文去蚊改去蚥。

注解

〔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諸〕字拼音是zh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者

〔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ū] ⑴ 眾多、各個。如:“諸事”、“諸子百家”、“諸善男子,善女人”。⑵ 所有、一切。《後漢書•卷三•;肅宗孝章帝紀》:“諸以前妖惡禁錮者,一皆蠲除之,以明棄咎之路。”《明史•;卷二•;太祖本紀》:“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。”⑶ 之於二字的合音。“之”是代詞,“於”是介詞。如:“付諸行動”。《論語•衛靈公》:“子張書諸紳。”⑷ 之乎二字的合音。“之”是代詞,“乎”是助詞。《論語•子罕》:“有美玉於斯,韞而藏諸?求善賈而沽諸?”⑸ 於。《禮記•祭義》:“是故君子合諸天道,春禘秋嘗。”⑹ 他、之。《論語•學而》:“告諸往而知來者。”⑺ 姓。如明代有諸茂卿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诸的意思

zhūㄓㄨ

基本解释

众,许多。~位。~君。~侯。

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。投~渤海之尾。

犹“之”:“能事~乎?”。

犹“于”:“宋人事资章甫适~越”。

语助,无实在意义:“日居月~,照临下土”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(形声。从言,者声。本义:辩,问辩) 同本义。

argue; dispute; debate;

诸,辩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按,者亦意辩词也。诸诸便便,辩也。 —— 《尔雅》穷研细诸问,岂得信虚辞! —— 《敦煌变文集·燕子赋》

诸问(问辩)

形容词

1.众;各。

all; various;

诸郡县苦秦吏。 ——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西和诸戎。 —— 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诸道桥梁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2.又。

诸将皆失色。诸越则桃李冬实。(诸越,即“百越”,指两广地区。) —— 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诸峰之顶,亦低于山顶之地面。 —— 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。(诸君子,指谭嗣同等) —— 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率诸少年。 —— 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诸余(诸般;种种);编辑部诸先生;诸恶(各种恶行);诸种(各种;各个种族);诸众(众多);诸相(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)

代词

1.代人,代事,代物,相当于“之”。

he; her; they; it;

告诸往而知来者。 —— 《论语·学而》与诸乎? —— 《左传·僖公十三年》诸人不知,瞒不得你。 —— 《西厢记》

诸处(别处);诸人(别人);诸方(别的地方)

2.作定语,相当于“其”

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,以盟诸大夫! —— 《史记·楚世家》

助词

表示语气,相当于“啊”日居月诸,照临下土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

名词

1.干果。

dried fruit;

桃诸,藏桃也。诸,储也。藏以为储,待给冬月用之也。 —— 《释名》

2.古地名 Zhu town。春秋时鲁邑,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。

城诸及 防。 —— 《春秋》

3.姓。

诸葛(复姓)

代词兼介词

1.“之于”的合音。

君子求诸己。 —— 《论语·卫灵公》投诸渤海之尾。 —— 《列子·汤问》穆公访诸 蹇叔。 ——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谋诸漆工,作断纹焉。(诸:之于。) —— 明· 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
2.又。

谋诸篆工。

3.又。

匣而埋诸土。

4.又。

献诸朝。献诸抚军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归而形诸梦。 —— 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5.“之乎”的合音。

虽有粟,吾得而食诸? —— 《论语》王尝语 庄子以好乐,有诸?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子闻诸? —— 《左传》

介词

相当于“于”宋人资章甫适诸 越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章魚切頁碼69頁,第14

異體

諸辯也。从言者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掌於反頁碼194頁,第7行,第2

諸辯也。從言者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別異之辭也,故曰『能說諸心』。又《爾雅》:『前弇諸果,後弇諸獵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章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358頁,第2許惟賢161頁,第3

諸辯也。

段注辯當作辨。判也。按辨下奪䛐字。諸不訓辨。辨之䛐也。䛐者,意內而言外也。《白部》曰:者,別事䛐也。諸與者音義皆同。《釋魚》。前弇諸果。後弇諸獵。諸卽者。《郊特牲》。或諸遠人乎。亦作或者遠人乎。凡舉其一。則其餘謂之諸以別之。因之訓諸爲眾。或訓爲之。或訓爲之於。則於雙聲曡韵求之。

从言。者聲。

段注此以聲苞意。章魚切。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辯。古人都字與諸字相通,如都察院是也。漢有都尉、都司空,都者,總辯也。辯即今辦事。段解非。

辡,對辯字當作辡;辯者,治也,今作辦字。諸,古音作都:孟諸,孟都。又引申為徧,今諸義如此,詞之總也。漢都尉,都司空者,都,總也,頭目也;今總辦即是也。

辯也,衆也,辯即今辦字(段改辨,非)。漢有都尉,都司空,皆總也,言頭日也。明有都察院,都者,總辯也。都、諸古逼,都即借為諸字(孟都,明諸)。

古人諸與都相通。諸,聚也,辯也。漢有都尉、都司空,明有都察院。都者,總辯也,與諸正類。

白话解释

诸,辩论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者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言、者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「諸」字本來是個助詞、代詞,所以從「言」旁;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以為「諸」和「者」音義皆同,因此諸字從者聲有兼義的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諸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37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195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158頁
4說文校箋第93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88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306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527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25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457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56頁,第13字
11標注說文第93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700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2907頁【補遺】第16425頁
14通訓定聲第1743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91頁【崇文】第761頁
16說文句讀第267頁
17章授筆記第103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727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251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