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画

8

ukbh

yrnl

sujy

07627

10画

8

4143125152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90E8

指部分、全部、部队、部署。部属,部队。喻指做事时提前做好准备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46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272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9頁,第7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裴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伴姥切,𡘋音蔀。集韻》:總也、統也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置刺史部十三州。後漢・宗室傳》:柱天都部。【註】柱天者,若天之柱。都部者,都統其衆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署也,六卿之署曰六部。

又,分也。荀子・王霸篇》:名聲部發於天地之閒。【註】部,猶分布。言聲稱四溢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部曲也。前漢・李廣傳》:行無部曲。【註】將軍領軍皆有部曲,大將軍營五部,部校尉一人,部下有曲,曲有軍侯一人。廣尚𥳑易,不立部曲也。

又,星辰布列亦曰部。史記・歷書〔即《史記・曆書》〕:分其天部。【註】分部二十八宿,爲距度也。

又,五行謂之五部。前漢・律歷志》:起五部。【註】五部,謂金木水火土也。

又,書分四部。正字通》:晉李充爲著作郎,刪定典籍,以類相從,分五經爲甲部,史記爲乙部,諸子爲丙部,詩賦爲丁部,甚有條貫,祕閣以爲永制。唐書・藝文志》聚書四部,以甲乙丙丁爲次,因充制也。

又,星名。晉書・天文志》:北斗七星,七曰部星,亦曰應主兵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斗蓋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輪人爲蓋,部長二寸。

又,與棓同,大杖也。淮南子・說山訓》:羿死桃部。

又,百部,藥名。蔓生,根多百十相連。一名野天門冬。

又,《唐韻》:蒲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薄口切,𡘋音培,讀與剖近 —— 部婁,小阜也。左傳・襄二十四年》:部婁無松柏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府九切,音否。闞駰《十三州志》:諺云:仕宦不偶値冀部。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4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4頁,第22

《前漢・地理志》置刺史部十三州。

謹照原文改凡十三部置刺史。

《晉書・天文志》北斗七星,七曰部星,亦曰應主兵。

謹照原文應字下增星字。

《周禮・冬官考工記》輪人爲蓋,部長二寸。

謹照原文二寸改二尺。

注解

〔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部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咅、⻏

〔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邑,( fǒu )声。从“邑”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。本义是古汉地名。约在今甘肃省天水、清水、秦安、两当、礼县、徽县一带。

〔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ù] ⑴ 全体中的一份⑵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⑶ 具有统属关系⑷ 安置安排⑸ 量词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部的意思

ㄅㄨˋ

基本解释

全体中的一份。~分(“分”读轻声)。外~。腹~。局~。全~。~件。~位(位置)。

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。外交~。编辑~。~队(军队)。

具有统属关系。所~五十人。~下。~将。~属。~首。~落( luò )。

安置安排。~署。

量词。一~小说。三~汽车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邑,( fǒu )声。从“邑”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。本义:古汉地名。约在今甘肃省天水、清水、秦安、两当、礼县、徽县一带。

2.同本义。

Bu, an ancient place;

部,天水狄部。 —— 《说文》

3.古代军事编制单位,后泛指部队,军队。

army;

瑜为前部大督。 —— 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

部阵(队伍);部校(部队;泛称武官);部将(部下的武官;军中偏将)

4.中央行政官署。有时也称一般衙署、地方行政官署。

central government; board; department;

还部白府君。 —— 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部费(向吏部行贿以便批准任职所用的钱);部尺(由工部制造的标准尺);部曹(旧指京师各部司官);部堂(清代各部尚书、侍郎称部堂。又各省总督多带兵部尚书衔者,也叫部堂);国防部;外交部;财政部。

5.地区。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。

area; district;

河东二十八县,分为两部。 —— 《汉书·尹翁归传》

6.部落。

tribe;

曾祖莫护跋, 魏初率其诸部入居 辽西。 —— 《晋书》

7.分类,门类。

category;

名属教坊第一部。 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部索(分部搜索);部居(分门别类的排列);古籍分经、史子、集四部。

8.部分 。

part; section;

上部;南部。

9.单位 。

unit; department;

编辑部;批发部。

10.军队领导机构 。

headquarters;

总参谋部;总政治部;总后勤部;师部。

动词

1.统率。

command;

汉王部五诸侯兵。 ——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部人(被统率的人);部握(统管,掌握);部率(统率)

2.安排,布置。

arrange;

部署诸将。 —— 《汉书·高帝纪》。注:“分部而署置。”

部索(部署搜索罪人)

3.管辖 。

administer;

部县(所辖之县,属县);部领(统辖率领);部事(所属的事情)

量词

用于书籍、机器、电影等。

则此一部开国血史。 —— 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
一部书,两部机器,三部电影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蒲口切頁碼208頁,第4

異體

郶天水狄部。从邑㕻聲。

附注徐鍇繫傳:「部,屬也。部之言簿也,分簿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盤五反頁碼533頁,第1行,第1

郶天水狄部。從邑咅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部,屬也;部之言簿也,分簿之也。故《吕氏春秋》曰:『黎丘北部大玄曰方州部,分部諸縣或爲四,或爲二也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蒲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146頁,第4許惟賢505頁,第5

郶天水狄部。

段注《地理志》天水無狄部。未詳。顧氏祖禹曰:漢天水郡,今陜西鞏昌府以東秦州之境是其地。

从邑。否聲。

段注蒲口切。四部。按《廣韵》曰:部,署也。許冣目曰:分別部居。不相雜廁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地名。「分别部居」之部乃何字之假借,不可知。小山為部婁,即附婁。

篰(今簿字)署(書)而後分别,部當作篰。

地名也。「分别部居」之部未知為何字之借。小山曰部婁,即附婁之借,部、附疊韻。

白话解释

部,天水郡狄部所在地。字形采用“邑”作边旁,采用“咅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字形從邑、咅聲。從邑,指與行政區域而言;咅聲,表示音讀。從篆文到楷書皆承戰國文字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部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10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526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407頁
4說文校箋第264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255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913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57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402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348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161頁,第26字
11標注說文第260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2100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6599頁【補遺】第16980頁
14通訓定聲第823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553頁【崇文】第2209頁
16說文句讀第840頁
17章授筆記第276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279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633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