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54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76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62頁,第15字
音《廣韻》:胡老切;《集韻》:下老切;《韻會》:合老切,𡘋音皓。《正字通》:春秋晉邑,戰國屬趙。《左傳・哀四年》:齊國夏伐晉,取郉、欒、任、鄗。【註】鄗,晉地;後漢光武卽位于此,改名高邑,卽今趙州高邑縣。
义又,與鎬通。《後漢・馮衍傳》:西顧酆鄗。【註】酆鄗,二水名;文王都酆,武王都鄗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口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丘交切,𡘋音敲 —— 水名。《左傳・宣十二年》:晉師在敖鄗之閒。【註】敖鄗,二水名,在滎陽縣西北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呼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黑各切,𡘋音壑。又,《集韻》:虛到切,音耗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字彙補》:居囂切,音郊 —— 地名。與郊同。《史記・秦本紀》:取王官及鄗。《左傳・文三年》作郊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愛日堂藏本: 第751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4頁,第34字
《左傳・哀四年》齊國夏伐晉,取郉欒任鄗。
謹照原文欒任改任欒。
注解
〔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鄗〕字拼音是h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高、⻏。
〔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ào] ⑴ 〔~县〕古地名,在今中国河北省柏乡县北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鄗的意思
鄗
hàoㄏㄠˋ基本解释
◎〔~县〕古地名,在今中国河北省柏乡县北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古县名 Hao county。春秋属晋,战国属赵。故城在今河北省柏乡县北。
鄗,常山县,世祖所即位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今为高邑,从邑,高声。国夏伐晋,取邢任栾鄗。 —— 《左传·哀公四年》
2.假借为“镐”。武王都邑名。
Hao capital;
杜伯射王于鄗。 —— 《国语·周语》武王以鄗。 —— 《荀子·王霸》遂绕丰鄗。 —— 班固《西都赋》。在今陕西西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呼各切頁碼第209頁,第4字續丁孫
鄗
常山縣。世祖所卽位,今爲高邑。从邑高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火各反頁碼第536頁,第1行,第1字述
常山縣也。從邑高聲。世祖所即位,今爲高邑。
鍇注臣鍇按:《字書》常山鄗縣。火屋反,又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呼各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158頁,第3字許惟賢第510頁,第4字
常山縣也。从邑。高聲。
段注呼各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世祖所卽位。今爲高邑。
段注《前志》曰:常山郡鄗。世祖卽位更名高邑。《後志》曰:常山國高邑。故鄗。光武更名。按今直𣜩趙州栢鄉縣之縣北二十里有故鄗城是也。《春秋》時晉邑。《左傳》哀四年。齊國夏伐晉取鄗。杜曰:鄗卽高邑縣。
鄗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12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530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09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265頁,第1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56頁,第1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918頁,第6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589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422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357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62頁,第29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62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116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6630頁【補遺】第16986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96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557頁【崇文】第222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847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302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637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