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99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20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15頁,第13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五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牛箇切,𡘋我去聲。《玉篇》:飢也。《廣韻》:不飽也。《禮・檀弓》:昔者,衞國凶飢,夫子爲粥與國之餓者。〇【按】韓子〈飾邪篇〉:家有常業,雖飢不餓。《淮南子・說山訓》:寧一月飢,毋一旬餓。以此推之,餓甚于飢也;故《孟子》朝不食、夕不食,兼飢餓言。
注解
〔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餓〕字拼音是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我。
〔餓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食,我聲。本义是飢之甚。按:在古代,「飢」與「餓」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別。「飢」指一般的肚子餓;「餓」是嚴重的飢餓。
〔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è] ⑴ 肚子空,想吃東西,與“飽”相對⑵ 使受餓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餓的意思
餓饿
èㄟˋ基本解释
①肚子空,想吃東西,與“飽”相對。我不~,你吃吧!饑~。~殍(餓死的人)。
②使受餓。注意別~壞了。
详细解释
動
1.形聲。从食,我聲。本義:飢之甚。按:在古代,「飢」與「餓」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別。「飢」指一般的肚子餓;「餓」是嚴重的飢餓。
2.同本義 hungry。與「飽」相對。
餓,飢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餓,無食久餒也。 —— 《六書故》餓,甚於飢也。 —— 《正字通》有死者曰大飢,無死者曰大餓。 —— 《穀梁傳》疏引徐邈說無一月餓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說山》家有常業,雖飢不餓。 —— 《韓非子·飾邪》
餓隸(飢餓的人;形容幹瘠的樣子);餓損(餓壞);餓殺鬼(方言。貪吃的人);餓病(飢餓致病)
3.使受餓;感到飢餓。
starve; hunger;
餓其體膚。 —— 《孟子·告子下》伯夷、 叔齊餓於 首陽之下。 —— 《論語·季氏》
孩子餓了;別餓着小豬
4.貧困;缺少 。
poor;
水田餓水;乾田餓水;餓鄉(缺吃的鄉里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五箇切頁碼第165頁,第19字續丁孫
餓
飢也。从𠊊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岸播反頁碼第413頁,第4行,第1字述
飢也。從食我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五箇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887頁,第1字許惟賢第393頁,第9字
飢也。从食。我聲。
段注五箇切。十七部。
白话解释
饿,肚饥。字形采用“食”作边旁,采用“我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《睡虎地秦簡》有一見餓字,字或從飢、我聲(相對的,字不見用於楚簡)。篆文承此,調整字形為從食、我聲。《說文》:「餓,飢也。」字與飢為轉注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餓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328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427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333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211頁,第15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04頁,第2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725頁,第5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273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852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064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30頁,第7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10頁,第5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675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5409頁【補遺】第16796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11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435頁【崇文】第173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651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375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522頁,第10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