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715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34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08頁,第19字
音《集韻》:時利切;《韻會》:是義切;《正韻》:時吏切,𡘋音嗜。《說文》:瞻也。《博雅》:明也。《易・履卦》:視履考祥。《書・大甲》:視遠惟明。
义又,《字彙》:看待也。《左傳・成三年》:鄭賈人如晉,荀罃善視之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效也。《書・大甲》:視乃厥祖。【疏】言當法視其祖而行之。
义又,《小爾雅》:比也。《左傳・襄二十七年》:季武子使謂叔孫以公命,曰視邾滕。【註】欲比小國。《禮・檀弓》:公室視豐𥓓。【疏】言視者不正相當,比擬之辭也。
义又,猶納也。《禮・坊記》: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,則不視其饋。【註】不視,猶不納也。
义又,猶敎也。《儀禮・鄕射禮》:命釋獲者設中,遂視之。【註】視之,當敎之。
义又,《釋名》:視,是也,察是非也。
义又,《禮・曲禮》:兔曰明視。【疏】兔肥,則目開而視明也。又,《儀禮・士虞禮》:明齊溲酒。【鄭註】明齊,當爲明視,兔腊也。
义又,《山海經》:狄山有視肉。【註】聚肉,形如牛肝,有兩目也。食之無盡,尋復更生如故。
义又,山水名。《山海經》:帝囷山東南五十里,曰視山。【又】葴山,視水出焉。【註】或曰:視宜爲瀙。瀙水,今在南陽。
义又,人名。陶潛《羣輔錄》:伏羲六佐,其一曰視默,主災惡。
义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义又,通作示。《詩・小雅》:視民不恌。【箋】視,古示字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視項羽無東意。《史記》作示。【師古註】《漢書》多以視爲示,古字通用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承矢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善旨切;《正韻》:善指切,𡘋嗜上聲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玉篇》:看也。《書・洪範》:五事,二曰視。【疏】視,常止反。
音又,《詩・小雅》「小人所視」,叶上矢履。
注解
〔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見部。
〔視〕字拼音是s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礻、見。
〔視〕字造字法是會意兼形聲。从見示,示亦聲。見,看見。示,表現。本义是看。
〔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ì] ⑴ 看。《説文•見部》:“視,瞻也。”⑵ 觀察;審察。《釋名•釋姿容》:“視,是也,察其是非也。”⑶ 看待;對待。《字彙•見部》:“視,看待也。”⑷ 照顧;照料。《國語•晋語八》:“叔魚生,其母視之,曰:‘是虎目而豕喙,鳶肩而牛腹,谿壑可盈,是不可饜也,必以賄死。’遂不視。”⑸ 效法。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視,效也。”⑹ 比照,比較。《小爾雅•廣言》:“視,比也。”⑺ 治理,處理。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崔子稱疾,不視事。”⑻ 接納。《禮記•坊記》:“故君子於有饋者,弗能見,則不視其饋。”⑼ 周時諸侯使卿以大禮代謁天子。《周禮•春官•大宗伯》:“時聘曰問,殷覜曰視。”⑽ 教導。《儀禮•鄉射禮》:“命釋獲者設中遂視之。”⑾ 活,生存。《老子》第五十九章:“是謂深根固柢,長生久視之道也。”⑿ 通“示”。以事或物示人;表示。《書•洛誥》:“公既定宅,伻來,來視予卜休恒吉。”⒀ 通“指”。發令。《列子•湯問》:“肆咤則徒卒百萬,視撝則諸侯從命。”⒁ 水名。即涀水,在河南省葉縣西。《山海經•中山經》:“又東三十里曰雅山,灃水出焉,東流注于視水。”⒂ 姓。《萬姓統譜•紙韻》:“視,見《姓苑》。”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視的意思
視视
shìㄕˋ基本解释
①看。《説文•見部》:“視,瞻也。”
②觀察;審察。《釋名•釋姿容》:“視,是也,察其是非也。”
③看待;對待。《字彙•見部》:“視,看待也。”
④照顧;照料。《國語•晋語八》:“叔魚生,其母視之,曰:‘是虎目而豕喙,鳶肩而牛腹,谿壑可盈,是不可饜也,必以賄死。’遂不視。”
⑤效法。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視,效也。”
⑥比照,比較。《小爾雅•廣言》:“視,比也。”
⑦治理,處理。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崔子稱疾,不視事。”
⑧接納。《禮記•坊記》:“故君子於有饋者,弗能見,則不視其饋。”
⑨周時諸侯使卿以大禮代謁天子。《周禮•春官•大宗伯》:“時聘曰問,殷覜曰視。”
⑩教導。《儀禮•鄉射禮》:“命釋獲者設中遂視之。”
⑪活,生存。《老子》第五十九章:“是謂深根固柢,長生久視之道也。”
⑫通“示”。以事或物示人;表示。《書•洛誥》:“公既定宅,伻來,來視予卜休恒吉。”
⑬通“指”。發令。《列子•湯問》:“肆咤則徒卒百萬,視撝則諸侯從命。”
⑭水名。即涀水,在河南省葉縣西。《山海經•中山經》:“又東三十里曰雅山,灃水出焉,東流注于視水。”
⑮姓。《萬姓統譜•紙韻》:“視,見《姓苑》。”
详细解释
動
1.會意兼形聲。从見示,示亦聲。見,看見。示,表現。本義:看。
2.同本義。
look at;
視,瞻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。 —— 《書·泰誓中》目不能徧視,手不能徧操。 —— 《墨子·辭過》子興視夜。 —— 《詩·鄭風·子曰雞鳴》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 —— 《禮記·大學》熟視之。 —— 《戰國策·齊策》然往來視之,覺無異能者。 —— 柳宗元《三戒》撤屏視之,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撫尺而已。 —— 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、厲兵、秣馬矣。 —— 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
視探(看望,探望);視瞻(顧盼的目光);視日(觀日影而察早晚時刻;注視太陽);視遠步高(高視闊步);視習(見習)
3.考察,察看,審察。
inspect;
視其所以。 —— 《論語·爲政》下視其轍,登軾而望之。 —— 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窺鏡而自視,又弗如遠甚。 —— 《戰國策·齊策》
視師(視察軍隊);視草(檢視天子所寫文詞詔令的草稿);視藥(查看湯藥);視蔭(觀察日影)
4.治理,處理。
administer; treat;
崔子稱疾不視事。 —— 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
視朝(天子朝臨治理政事);視篆(古代官印皆用篆文,故官吏上任治事稱“視篆”)
5.看待。
regard; look upon;
棄其婦,致鬱郁死,是芋視乃婦也。 —— 清· 周容《芋老人傳》子孫視之不甚惜,舉以予人,如棄草芥。 —— 宋· 蘇洵《六國論》然言其戶,則視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。 —— 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視遇(看待,照顧);視同膜外(視若無睹;漠不關心);視民如傷(將百姓的疾苦看作自己的傷痛);視爲同路人;視偉(看重)
6.通“示”。向…表示。
show;
指視我。 —— 《漢書·周勃傳》視民不奢。 —— 《漢書·晁錯傳》。師古曰:“視讀曰示。”視民不恌。 —— 《詩·小雅·鹿鳴》亦視項羽無東意。 —— 《漢書·高帝紀》
視化(顯示教化。視,同“示”)
7.比照。
compare;
環顧國內,賊氛方熾,杌隉之象,視清季有加。 —— 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
視秩(比照品級次第)
8.效法。
imit;
王懋乃德,視乃厥祖。 —— 《書·太甲中》
視效(仿效;效法)
9.接納。
admit;
故君子於有饋者,弗能見,則不視其饋。 —— 《禮記·坊記》
10.照顧,照看 。
care for;
視護(照看護理);視濯(古代祭祀時照料洗濯祭器);視寢(侍寢);視養(照料養育);視候(看望,問安)
11.發令 。
give order;
視師(督率軍旅);視撝(指揮。視與指通)
名词
1.眼;眼力;視線。
sight; vision;
吾見其難爲,怵然爲戒,視爲止,行爲遲。 —— 《莊子·養生主》左手撫爐,爐上有壺,其人視端容寂,若聽茶聲然。 —— 明· 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視流(目光流轉,不專注於一物);視躁(目光不定的樣子);視端(目光端正)
2.水名。即“涀水” Shi River。在河南省葉縣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