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14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23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70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:都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典禮切,𡘋音邸。《說文》:擠也。
义又,觸也。《前漢・禮樂志》:習俗薄惡,民人抵冒。【註】抵,忤也、冒犯也。
义又,當也。《史記・高祖紀》:傷人及盜抵罪。【註】謂使各當其罪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元封三年,作角抵戲。【註】兩兩相當,角力角技藝射御,故名角抵。又,與觝通。〈張騫傳〉:又作角氐。
义又,至也。《前漢・杜延年傳》:或抵其罪法。【註】特致之於罪法。又,《禮・樂志》:草木零落,抵冬降霜。
义又,歸也。《前漢・項籍傳》:抵櫟陽史司馬欣。【註】相歸抵也。亦通作邸。
义又,拒也。《前漢・梁平王傳》:抵讕置辭。又,〈田延年傳〉:延年抵曰:無有是事。【註】抵,拒諱也。
义又,擲也。《後漢・禰衡傳》:劉表嘗與諸文人共草章奏,衡見之,毀以抵地。
义又,大抵,猶言大凡。《史記・酷吏傳》:大抵盡詆以不道。《漢書》作大氐。【註】大歸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或作掋。
音又,直皆切,音㜨 —— 亦擠也。
音又,《韻會》:掌氏切;《正韻》:諸氏切,𡘋音紙 —— 同「扺」,擊也。《戰國策》:蘇秦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,抵掌而談。《前漢・朱博傳》:奮髥抵几。詳扺字註。
注解
〔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抵〕字拼音是d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氐。
〔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氐( dǐ )声。本义是挤,推。
〔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ǐ] ⑴ 挡,拒,用力对撑着⑵ 顶撞,冲突,矛盾⑶ 代替,相当,顶替⑷ 到达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𠨿的意思
基本释义
𠨿
◎同“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