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2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23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5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他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統五切,𡘋吐上聲 —— 五行之一。《說文》:地之吐生物者也,二象地之下、地之中物出形也。《易・離彖傳》:百穀草木麗乎土。《書・禹貢》:冀州厥土惟白壤,兗州厥土黑墳,靑州厥土白墳,徐州厥土赤埴墳,揚州荆州厥土惟塗泥,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,梁州厥土靑黎,雍州厥土惟黃壤㊟〔此一段文為節錄文,開明版作「冀州既載,壺口治梁及岐,既修太原,至于岳陽,覃懷厎績,至於衡漳,厥土惟白壤,厥賦惟上上錯,厥田惟中中,恆衛既從,大陸既作,島夷皮服,夾右碣石,入于河;濟河惟兗州,九河既道,雷夏既澤,灉沮會同,桑土既蠶,是降𠀉宅土,厥土黑墳,厥草惟繇,厥木惟條,厥田惟中下,厥賦貞,作十有三載,乃同,厥貢漆絲,厥篚織文,浮于濟漯,達于河;海岱惟青州,嵎夷既略,濰淄其道,厥土白墳,海濱廣斥,厥田惟上下,厥賦中上,厥貢鹽絺,海物惟錯,岱畎絲、枲、鈆、松、怪石,萊夷作牧,厥篚檿絲,浮于汶,達于濟;海岱及淮惟徐州,淮沂其又,蒙羽其藝,大野既豬,東原厎平,厥土赤埴墳,草木漸包,厥田惟上中,厥賦中中,厥貢惟土五色,羽畎夏翟,嶧陽孤桐,泗濱浮磬,淮夷蠙珠暨魚,厥篚玄纖縞,浮于淮泗,達于河;淮海惟揚州,彭蠡既豬,陽鳥攸居,三江既入,震澤厎定,篠簜既敷,厥草惟夭,厥木惟喬,厥上惟塗泥,厥田惟下下,厥賦下上錯,厥貢惟金三品,瑤、琨、篠簜、齒、革、羽、毛,惟木,島夷卉服,厥篚織貝,厥包橘、柚,錫貢㳂于江海,達于淮泗。荊及衡陽惟荊州,江漢朝宗于海,九江孔殷,沱潛既道,雲土夢作乂,厥土惟塗泥,厥田惟下中,厥賦上下,厥貢羽、毛、齒、革,惟金三品,杶、榦、栝、柏、礪、砥、砮、丹、惟箘、簵、楛,三邦厎貢,厥名包匭菁茅,厥篚玄纁、璣、組,九江納錫大龜,浮于江沱潛漢,逾于洛,至于南河。荊河惟豫州,伊洛𤁄澗,既入于河,滎波既豬,導菏澤,被孟豬,厥土惟壤,下土墳壚,厥田惟中上,厥賦錯上中,厥貢漆、枲、絺、紵,厥篚纖纊,錫貢磬錯,浮于洛,達于河;華陽黑水惟梁州,岷嶓既藝,沱潛既道,蔡蒙旅平,和夷厎績,厥土青黎,厥田惟下上,厥賦下中三錯,厥貢璆、鐵、銀、鏤、砮、磬、熊、羆、狐、貍、織皮,西傾因桓是來,浮于潛,逾于沔,入于渭,亂于河;黑水西河惟雍州,弱水既西,涇屬渭汭,漆沮既從,灃水攸同,荊岐既旅,終南惇物,至于鳥鼠,原隰厎績,至于豬野,三危既宅,三苗丕敍,厥土惟黃壤。」〕。
义又,《書・禹貢》徐州:厥貢惟土五色。【註】諸侯受命,各錫以方色土,建大社于國中,一曰冢土。《詩・大雅》:乃立冢土。
义又,后土,取厚載之義。共工氏子句龍爲后土,位在中央,主於四季各十八日。《禮・月令》:中央土,其日戊己,其帝黃帝,其神后土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土以黃,其象方。
义又,星土,星所主土。《周禮・春官》保章氏:以星土辨九州之地㊟〔開明版「九州之地」下有「所封」二字,原文作「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」〕。
义又,度也。土圭之土訓度。詳圭字註。
义又,業也。《皇極經世》:獨夫以百畝爲土,大夫以百里爲土,諸侯以四境爲土,天子以九州爲土,仲尼以萬世爲土。
义又,星名,一曰鎮星。《漢書》作填。詳填字註。
义又,地名。《春秋・僖二十八年》:公會晉侯、齊侯、宋公、蔡侯、鄭伯、衞子、莒子,盟于踐土。【註】鄭地。
义又,姓。句龍爲后土,子孫爲氏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徒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動五切,𡘋音杜。揚子《方言》:東齊謂根曰土,非專指桑根白皮。郭璞註《方言》引《詩》作桑土,非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董五切,音覩 —— 圜土,獄城也。《周禮・秋官》:以圜土聚敎罷民。
音又,介之推〈龍蛇歌〉:五蛇從之,周流天下;龍反其淵,安其壤土㊟〔〈龍蛇歌〉,《史記・晉世家》文作:龍欲上天,五蛇爲輔。龍已升雲,四蛇各入其宇,一蛇獨怨,終不見處所。(頁890)〕。下音戸,戸、土俱在姥韻。《字彙》作叶音,非。又,《集韻》:丑下切,音姹 —— 土苴,不眞物;一曰查滓,糞草糟粕之類。又,《字彙補》:同都切,音徒 —— 土門,北方之族。門音瞞。見《周書・異域傳》。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1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2頁,第2字
《說文》地之吐生物者也。二象地之下,地之中,物出形也。
謹照原文物出上增土字。
注解
〔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土〕字拼音是tǔ,独体字。
〔土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象土块,下象地面。金文中空廓变填实,小篆又变为线条。本义是泥土,土壤。
〔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ǔ] ⑴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⑵ 疆域⑶ 本地的,地方性的⑷ 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⑸ 不合潮流⑹ 未熬制的鸦片⑺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⑻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⑼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