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画

3

tmgv

hkhx

nlax

13画

7

32514133211511

扩展BU+2697A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02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128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1105頁,第4

唐韻》:於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伊消切,𡘋音邀。博雅》:約也。論語》:久要不忘平生之言。【註】久要,舊約也。左傳・哀十四年》:使季路要我,吾無盟矣。

又,求也。孟子》:脩其天爵,以要人爵。

又,䙅也。詩・魏風》:要之襋之,好人服之。

又,會也。禮・樂記》:要其節奏。【註】要,猶會也。【釋文】要,一遙反。

又,《廣韻》:勒也。

又,劫也。前漢・文帝紀》:上自欲征匈奴,羣臣諫不聽,皇太后固要,上乃止。

又,劾也、察也。周禮・秋官・鄕士》:異其死𠛬之罪,而要之。【疏】要,劾實也。書・康誥》要囚〔傳〕:要察囚情,得其辭以斷獄。

又,衞圻之外,謂之要服。書・禹貢》:五百里要服。

又,姓。通志・氏族略》:吳人要離之後,漢有河南令要兢,唐建中朔方大將軍要珍。

又,水名。水經注》:濡水,又東南流與要水合。

又,靑要,山名。山海經》:靑要之山,寔惟帝之密都。

又,高要,縣名。一統志》:屬廣州府。

又,與腰通。說文》:身中也,象人要自臼之形。今作腰。別詳肉部。

又,《廣韻》:於笑切,讀去聲。篇海》:凡要也,要會也。孝經》:先王有至德要道。晉書・宣帝紀》:軍事大要有五。

又,《論語》久要,亦讀去聲。王安石〈老人行〉「古來人事已如此,今日何須論久要」,叶入誚韻。

又,《集韻》:伊鳥切,音杳 —— 與騕同。騕褭,良馬名。或作要。

又,以紹切,音𤕷 —— 與偠同。偠紹,或作要紹,舒緩貌也。

注解

〔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襾部

〔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ào、yā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覀、女

〔要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。中间象人形,两旁为两手形。表示两手叉腰。本义是人腰。

〔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ào] ⑴ 索取⑵ 希望,想⑶ 请求⑷ 重大,值得重视的⑸ 应该,必须⑹ 将( jiāng )⑺ 如果,倘若⑻ 表选择 [yāo] ⑴ 求,有所倚仗而强求⑵ 同“腰”。⑶ 同“邀”,中途拦截。⑷ 同“邀”,约请。⑸ 姓。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𦥺的意思

𦥺

基本解释

同“要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於消切、於笑切頁碼81頁,第12

𦥺

異體𦥼𡕯、要

𦥺身中也。象人要自𦥑之形。从𦥑,交省聲。

𡢗

𡢗古文要。

附注段玉裁刪「交省聲」三字,並注云:「上象人首,下象人足,中象人𦝫,而自臼持之。故从臼。」邵瑛羣經正字:「此字俗作腰,隸作要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要,女腰。女腰需約束,引申為要約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於消反頁碼227頁,第7行,第1

𡢗身中也。象人要自𦥑形。從𦥑,交省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要猶要也,腰爲中關,所以自𦥑持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27頁,第7行,第2

古文要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於消切古音第二部頁碼420頁,第2許惟賢189頁,第3

𡢗身中也。象人𦥺自臼之形。从臼。

段注按各本篆作𦥼。從臼下有交省聲三字。淺人所妄改也。今依《玉篇》、《九經字㨾》訂。顧氏,唐氏所據《說文》未誤也。《漢・地理志》。北地大𦥼縣。注。一遥反。上黨沾縣大𦥼谷。淸漳水所岀。《說文》、《水經注》作大要谷。今志誤爲黽字矣。上象人首。下象人足。中象人𦝫。而自臼持之。故從臼。必從臼者,象形猶未顯。人多護惜其𦝫故也。於消切。二部。

古文𦥺

段注按今人變爲要。以爲要約,𥳑要字。於消,𥬇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引申為要約之要,當作約,簡要亦當作約。

其篆本作要,段氏改之。引申為久要=約也。約有期會意,要之意亦有期望。

要、約同部,故要約、簡要、體要之要均約字之借(引申為久要,約也,約有期會意,要之意亦有期望)。欲與人索物曰要者,亦謂我指約此物而定之也,故亦即約字。

白话解释

要,身躯的中段。像人用两手叉着腰部的样子。字形采用“”作边旁,采用省略了声母的“交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下從「女」,上像兩手插腰的樣子。篆文從「?(ㄐㄩˊ jú)」,像人雙手;中間像人站立,也就是人插腰站立的形狀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另外《說文》收有古文,形與戰國文字相近似。隸書一個從篆文來;另外一個從戰國文字及《說文》所收錄古文來,下從「女」,但是字形上方雙手插腰的部分已經誤變為「西」,楷書就是沿襲此形作「要」。

要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63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229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181頁
4說文校箋第111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106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374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645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49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55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67頁,第1字
11標注說文第111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82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3268頁【補遺】第16482頁【後編】第18272頁
14通訓定聲第1211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230頁【崇文】第917頁
16說文句讀第318頁
17說文新證第182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122頁,第4字
19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240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289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