佗

tuótuōtuò ㄊㄨㄛˊㄊㄨㄛㄊㄚㄊㄨㄛˋ〡ˊ

7画

5

wpxn

ojp

nwrr

23212

7画

5

3244535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4F57

负荷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98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23頁,第11

廣韻》:託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湯何切,𡘋妥平聲 —— 與他、它通。揚子《法言》:君子正而不佗。

又,姓。漢佗羽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唐何切,音駝 —— 俗謂背負曰佗。

又,委佗,雍容自得貌。詩・鄘風》:委委佗佗。【疏】委委,行之美;佗佗,長之美。荀子・非十二子篇》:苐佗其冠。

又,《楞嚴經》:殷勤請啓,十方如來,得成菩提,妙奢摩佗。【註】楞嚴,大定之名。
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吐臥切,音唾 —— 加也。詩・小雅》:舍彼有罪,予之佗矣。

又,《集韻》:徒可切,音沱 —— 被髮也。史記・龜筴傳》:醮酒佗髮。

又,《正韻》:延知切,音怡。後漢・任光邳彤贊》委佗還旅,與《》委佗委蛇義同。

又,叶湯家切,音他。盧諶詩:義由恩深,分隨昵加;綢繆委心,自同非佗。

注解

〔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uó、tuō、tā、tuò、y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它

〔佗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它声。本义是负荷。

〔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uó] ⑴ 同“馱”。负载;负荷。⑵ 美。 [tuō] ⑴ 通“他”。代词。①表示第三人称。②表示远指,别的,其他的。⑵ 通“拕(拖)”。被覆。⑶ 姓。 [tuò] ⑴ 加;施及。 [yí] ⑴ 通“迤”。〔委佗〕同“逶迤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佗的意思

1tuóㄊㄨㄛˊ

基本解释

同“馱”。负载;负荷。

美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(形声。从人,它声。本义:负荷) 同“驮”。负有重担或负载。

carry;

佗,负何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。 —— 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

佗负(驮负,载负)

形容词

1.[在移动中] 缓慢、优美的 。

easy, graceful in movement;

佗佗(佳丽美艳的。一说雍容自得的样子)

2.同“驼” 。

hunchbacked;

佗背(驼背)

3.另见 tuō。

2tuōㄊㄨㄛ

基本解释

通“他”。代词。①表示第三人称。②表示远指,别的,其他的。

通“拕(拖)”。被覆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通“拕”。拖。

dishevel;

因以醮酒佗发,求之三宿而得。 —— 《史记·龜策列传》

佗发(披发)

代词

1.表示远指,别的,其他的。

other;

制,岩邑也,虢叔死焉,佗邑唯命。 —— 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此无佗故也。 —— 《大戴礼·礼察》佗日指动,必食异物。 —— 《史记·郑世家》

佗人(别人);佗日(他日;往日;将来的某一天);佗方(他方;他乡);佗生(他生,来生);佗年(他年,将来);佗志(异心);佗故(他故,别的原因)

2.表示第三人称 。

he;

蒙佗恩(承蒙他人恩力)

3.另见 tuó。

3tuòㄊㄨㄛˋ

基本解释

加;施及。

4ㄧˊ

基本解释

通“迤”。〔委佗〕同“逶迤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徒何切頁碼260頁,第12

異體

佗負何也。从人它聲。

鉉注臣鉉等案:《史記》:「匈奴奇畜有橐佗。」今俗譌誤謂之駱駞,非是。
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佗,俗字作駝,作馱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徒何切頁碼668頁,第3行,第1

佗負何也。從人它聲。

鉉注臣鉉等按:《史記》:匈奴奇畜有橐佗,今俗譌誤,謂之駱駝,非是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徒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481頁,第2許惟賢650頁,第6

佗負何也。

段注負字葢淺人增之耳。《小雅》。舍彼有罪。予之佗矣。傳曰:佗,加也。此佗本義之見於經者也。佗之俗字爲駝,爲馱。𣜩變佗爲他。用爲彼之偁。古相問無它乎。祇作它。又《君子偕老》。委委佗佗。卽羔羊之委蛇委蛇也。傳云:委委者,行可委曲從迹也。佗佗者,德乎易也。《羔羊傳》云:委蛇者,行可從迹也。語詳略不同。

从人。它聲。

段注徒何切。十七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負何(荷)也,馱,駝皆俗字。

他,《說文》弛敷也。訓放之施當作弛。《論語》「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」之施當作他,訓加也。

負何也,俗作馱、駝。引申為凡有所加之義。

佗【徒】,負何也,引申為凡有所加之義。駝、馱皆俗字。

佗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11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653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499頁
4說文校箋第329頁,第16字
5說文考正第313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1132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1933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00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672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02頁,第26字
11標注說文第324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266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8018頁【補遺】第17193頁
14通訓定聲第192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688頁【崇文】第2749頁
16說文句讀第1063頁
17章授筆記第333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314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765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