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4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9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4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都甘切;《正韻》:都監切,𡘋音擔 —— 負荷也。
义又,儋耳,郡名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〔應劭註〕:儋耳者,大耳種也,其渠率耳垂肩三寸。唐立儋州,後爲昌化郡,今儋州屬廣東瓊州府。
义又,姓。周大夫儋翩。
义又,人名。司馬遷疑太史儋卽老耼。
义又,罃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齊之東北,海岱之閒,罃謂之儋。《史記・貨殖傳》:漿千儋。【註】一儋,兩罃也。《前漢・蒯通傳》:守儋石之祿。〈揚雄傳〉:家無儋石之儲。【註】儋,平聲。《通雅》:《漢書》一石爲石,再石爲儋,言人儋之也。
义通作擔,別作𧭃。
注解
〔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儋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ān、d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詹。
〔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ān] ⑴ 〔~县〕地名,在中国海南省。㈡ [dàn] ⑴ 同“擔”,负荷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儋的意思
儋
1dānㄉㄢ基本解释
◎〔~县〕地名,在中国海南省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担(擔)的古字。肩荷、用肩挑。
carry on a shoulder pole;
令婢路上担粪。 —— 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
儋石(容器名。儋容一石;一说二石为儋。也作担石,檐石);儋负(担负。肩挑背负);儋何(担荷。肩负责任)
2.抬。二人用肩扛。
carry by two persons;
上人著百尺楼上,儋梯而去。 —— 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
形容词
◎同“聸”。耳下垂 。
big-ear;
儋耳(部族名。此部族俗习是雕刻颊皮,上连耳部,故得其名;又指一种耳垂式装饰品)
名词
1.古州名 Dan prefecture。汉置儋耳郡,唐改为儋州。民国设县。旧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县西北。
2.儋县 Dan county,在海南省的西北部。人口71万(1991年)
3.另见 dàn。
儋
2dànㄉㄢˋ基本解释
◎同“擔”,负荷。
详细解释
量词
1.成担货物的计量单位 [dan,a unit of weight =50 kilograms]。
儋石不储,饥寒交至。 —— 晋· 陶潜《劝农》
2.另见 dān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都甘切頁碼第260頁,第14字續丁孫
儋
何也。从人詹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以背曰負,以肩曰儋,字亦作擔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兜貪反頁碼第668頁,第4行,第1字述
何也。從人詹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即儋何字,齊田儋是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都甘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482頁,第1字許惟賢第650頁,第8字
何也。
段注儋俗作擔。古書或假檐爲之。疑又擔之誤耳。韋昭《齊語》注曰:背曰負。肩曰儋。任,抱也。何,揭也。按統言之則以肩以手以背以首皆得云儋也。
从人。詹聲。
段注都甘切。八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何也。《史記•貨殖[列]傳》作甔(《方言》有此字)。
儋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11頁,第1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54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99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30頁,第2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14頁,第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133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934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004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673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2頁,第2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4頁,第1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68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8022頁【補遺】第17194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522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688頁【崇文】第274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63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333頁,第4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19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766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