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下 部首:欠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355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66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15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:餘律切;《集韻》:允律切,𡘋音聿。《說文》:詮詞也。【徐曰】詮,理也,理其事之詞也。引《詩》欥求厥寧。〇【按】今《詩・大雅》本作遹,朱註遹與聿同。又,班固〈幽通賦〉:欥中龢爲庶幾,顏與冉又不得。師古曰:欥,古聿字;聿,由也,由中和之道,庶幾免於禍難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弋質切,音逸 —— 義同。一曰喜也。
义本从曰;俗从日,非。
注解
〔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欠部。
〔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ù、y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曰、欠。
〔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ù] ⑴ 古同“遹”,句首助词,虚用,无实义。㈡ [yì] ⑴ 辞。又作“喜”解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欥的意思
欥
1yùㄩˋ基本解释
◎古同“遹”,句首助词,虚用,无实义。
欥
2yìㄧˋ基本解释
◎辞。又作“喜”解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余律切頁碼第288頁,第2字續丁孫
欥
詮詞也。从欠从曰,曰亦聲。《詩》曰:「欥求厥寧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與必反頁碼第726頁,第3行,第1字述
詮詞。從欠、曰,曰亦聲。《詩》曰:「欥求厥寜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詮,理也,理其事之詞也。一曰發聲,今《詩》假借聿字。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余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652頁,第1字許惟賢第724頁,第5字
詮䛐也。
段注詮,具也。《淮南・詮言訓》。高注曰:詮,就也。就萬物之指以言其徴。事之所謂。道之所依也。詮䛐者,凡詮解以爲䛐。如欥求厥寧,欥中和爲庶幾是也。《釋言》。遹,述也。毛《詩・悉蟀》傳曰:聿,遂也。《文王傳》曰:聿,述也。古聿遹同字。述遂同字。《爾雅》言《述而》遂在其中。毛公或言遂,或言述。因文分別也。《毛詩》多言聿。獨《文王有聲》四言遹。而毛無傳。毛意遹卽聿。聿訓遂。故《鄭箋》以述別之。遂者,因事之詞。亦專䛐。《韓詩》及曹大家注《幽通賦》及杜注《左傳》皆云:聿,惟也。此專䛐也。欥其正字。聿,遹,曰皆其假借字也。因䛐,專䛐皆詮䛐也。
从欠曰:
段注會意。气悟而出䛐也。
曰亦聲。
段注余律切。十五部。
詩曰:欥求厥寧。
段注今《大雅》欥作遹。班固《幽通賦》。欥中龢爲庶幾兮。《文選》作聿。詩曰喪厥國,見晛曰消,見晛曰流。《韓詩》皆作聿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遹、聿、粤、曰皆欥之假借字。
詮詞也。(前語未了,須以語釋之曰詮詞。)凡遹、聿、粤,曰皆欥之借字。
欥【聿】。遹、聿、粤、曰皆欥之假字。
欥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66頁,第1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721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4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69頁,第9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47頁,第20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252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144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347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852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24頁,第2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59頁,第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991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8762頁【補遺】第17318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753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751頁【崇文】第300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80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363頁,第8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812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836頁,第1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