汃

bīn ㄅㄧㄣㄆㄚˋㄆㄚ

6画

2

iwy

ec

vovv

38100

5画

2

4413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6C43

古代西极水名。用作名字无实际意义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4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604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552頁,第4

玉篇》:彼銀切;《唐韻》:府巾切;《集韻》:悲巾切,𡘋音邠。說文》西極之水也,引《爾雅》:東至於泰遠,西至於汃國。〇【按】今《爾雅・釋地》本作邠國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普八切,攀入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水貌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砏汃輣軋。【註】波相激聲。韓愈〈征蜀聮句〉:獠江息澎汃。【註】與澎湃同。〇【按】《五音篇海》書作朳,譌。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52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4頁,第9

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普八切。

謹按說文註下所引唐韻只有府巾切。惟廣韻音普八切。謹將唐韻改爲廣韻。

注解

〔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īn、pà、p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八

〔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īn] ⑴ 古代西极水名。 [pà] ⑴ 〔澎~〕波浪冲击声,如“汉栈罢嚣阗,獠江息~~。” [pā] ⑴ 方言,烂熟,疲软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汃的意思

1bīnㄅㄧㄣ

基本解释

古代西极水名。

2ㄆㄚˋ

基本解释

〔澎~〕波浪冲击声,如“汉栈罢嚣阗,獠江息~~。”

详细解释

象声词

1.水波相击声 。

clap;

汃汃(水光闪动的样子)

2.另见 pā。

3ㄆㄚ

基本解释

方言,烂熟,疲软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〈方〉∶烂熟;疲软。

thoroughly ripe;

物及地之湿者谓之汃。 —— 明· 岳元声《方言据》

2.另见 pà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府巾切頁碼359頁,第2

汃西極之水也。从水八聲。《爾雅》曰:「西至汃國,謂四極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匹人反頁碼873頁,第5行,第1

汃西極之水。從水八聲。《爾雅》曰:「西至於汃國,謂之四極。」

鍇注臣鍇按:今《爾雅》作邠,注云:「極逺之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府巾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061頁,第2許惟賢903頁,第2

汃西極之水也。从水。八聲。

段注府巾切。十二部。

《爾雅》曰:西至於汃國。謂之四極。

段注《釋地》曰:東至於大遠。西至於邠國。南至於濮鉛。北至於祝栗。謂之四極。《釋文》。邠本或作豳。《說文》作汃,同。彼貧反。案汃之作豳。聲之誤也。作邠則更俗矣。而可證唐以前早有以邠代豳者。許意西極汃國必以汃水得名。言水必先汃。與《邑部》言地先鄯善。皆自西而東。如《禹貢》之先弱水,黑水也。許不以溺水先於河者,水莫尊於河與江也。《南都賦》。砏汃輣軋。李善汃音八。引《埤蒼》汃,大聲也。此假借別爲一義。其音亦可讀如邠。砏汃曡韵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其入聲為八,故从八聲。《詩》作「豳」。

汃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10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901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684頁
4說文校箋第462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428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547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63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25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280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82頁,第2字
11標注說文第448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3680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563頁【補遺】第17599頁
14通訓定聲第2721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916頁【崇文】第3661頁
16說文句讀第1488頁
17章授筆記第441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001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