淠

pèi ㄆㄧˋㄆㄟˋ

12画

8

ilgj

ewml

vkan

36121

11画

8

44125121132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6DE0

(pì)船行的样子。(pèi)多,茂盛。淠河,水名。生僻字,若用于名字还需谨慎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03頁,第15

同文書局本: 第630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577頁,第27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匹備切,音濞 —— 水名。說文》:水,出汝南弋陽垂山,東入淮。亦作渒。水經》:淮水又南北,渒水注之〔淮水又東北,渒水注之〕

又,《玉篇》:水聲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匹計切,音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博雅》:淠淠,茂也、衆也。詩・小雅》:萑葦淠淠。

又,舟行貌。詩・大雅》:淠彼涇舟。

又,普蓋切,音霈 —— 動也。詩・小雅》:其旂淠淠。【註】匹弊反;又,孚蓋反。

注解

〔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ì、p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畀

〔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ì] ⑴ 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安徽省,源出大别山,流入淮河。⑵ 船行的样子。 [pèi] ⑴ 〔~~〕多,茂盛,如“萑苇~~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淠的意思

1ㄆㄧˋ

基本解释

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安徽省,源出大别山,流入淮河。

船行的样子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古水名。

Pi River;

2.在河南省潢州县东,又名“白露河”或“白鹭河”,北流注入淮河。

3.在安徽省西部。源出霍山县南,北流经六安县,至正阳关入淮河。

2pèiㄆㄟˋ

基本解释

〔~~〕多,茂盛,如“萑苇~~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匹備切、匹制切頁碼362頁,第22

淠水。出汝南弋陽垂山,東入淮。从水畀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匹惠反頁碼890頁,第2行,第2

淠水,岀汝南弋陽垂山,東入淮。從水畀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匹備切、匹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130頁,第2許惟賢929頁,第3

淠淠水。出汝南弋陽垂山。東入淮。

段注汝南郡弋陽,二志同。今河南光州州東北有故弋陽城。《水經・淮水》篇曰:淮水,東過期思縣北。又東北淠水注之。水出弋陽南垂山。西北流,歷陰山關西北出山。又東北流逕新城戍東。又東北得詔虞水口。又東北注淮。俗曰白鷺水。按今之白露河也。出光州南三十里之南岳山。北流。又東入固始縣界。合春河注於淮。春河卽《水經注》之詔虞水也。《水經注》曰:沘水,字或作淠。但《說文》有淠無沘。《前志》有沘無淠。不得混爲一水。

从水。畀聲。

段注匹備切。又匹制切。十五部。按《大雅》傳曰:淠,舟行貌。箋云:淠淠然涇水中之舟。又《小雅》傳曰:淠淠,眾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訓衆之淠乃𣎵之借。「淠然」乃形容詞,無正字。

淠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16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910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690頁
4說文校箋第468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432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1569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663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322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303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84頁,第31字
11標注說文第453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377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730頁【補遺】第17626頁
14通訓定聲第2494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940頁【崇文】第3757頁
16說文句讀第1518頁
17章授筆記第446頁,第7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44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1008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