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30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33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96頁,第2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馳僞切,音膇。《正韻》:直類切,音隊。《說文》:以繩有所懸也。《博雅》:縋,繩索也。《左傳・僖三十年》:夜縋而出。【註】縋,縣城而下。
注解
〔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縋〕字拼音是zh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追。
〔縋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糸( mì ),追聲。本义是糸在繩子上放下去。
〔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ì] ⑴ 用繩索拴住人或物從上往下放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縋,以繩有所縣也。”⑵ 繩索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縋,索也。”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縋的意思
縋缒
zhuìㄓㄨㄟˋ基本解释
①用繩索拴住人或物從上往下放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縋,以繩有所縣也。”
②繩索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縋,索也。”
详细解释
動
1.形聲。从糸( mì ),追聲。本義:糸在繩子上放下去。
2.同本義。
let down(with a rope);
縋,以繩有所懸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夜縋納師。 —— 《左傳·襄公十九年》子佔使師夜縋而登。 —— 《左傳·昭公十九年》[燭之武]夜縋而出。 —— 《左傳·僖公三十年》敵兵攻城,綱身督戰,募壯士縋城而下。 —— 《宋史》
縋關(從關門旁緣繩而下);縋城(由城上以繩索垂至平地,緣之而下)
3.拽;拉 。
pull; draw;
縋牛(拉牛;牽牛);縋手(拉手)
名词
◎繩索。
rope;
登者六十人,縋絕,師鼓譟,城上之人亦噪。 —— 《左傳》
縋絕(繩斷);系縋(繫結繩索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持僞切頁碼第437頁,第15字續丁孫
縋
以繩有所縣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夜縋納師。」从糸追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持僞切頁碼第1036頁,第5行,第3字述
以繩有所縣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夜縋納師。」從糸追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持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28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43頁,第5字
㠯繩有所縣也。
段注縣者,系也。以繩系物垂之是爲縋。縋之言垂也。玄應引縣下有鎮。
《春秋傳》曰:夜縋納師。
段注見《左傳》襄十九年。
从糸。追聲。
段注持僞切。按當持位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
縋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64頁,第8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111頁,第2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82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80頁,第6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19頁,第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916頁,第5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224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447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763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5頁,第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55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581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748頁【補遺】第17919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60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38頁【崇文】第454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92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225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11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