膐

ㄌㄩˇ

16画

10

ytew

yvobo

syoo

08227

16画

10

4153313534253434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8190

古同“膂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7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992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958頁,第17

五音類聚》與膂同。揚子《方言》:膐,力也。宋魯曰膐。

注解

〔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膐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旅、肉

〔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ǚ] ⑴ 古同“膂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膐的意思

ㄌㄩˇ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膂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力舉切頁碼242頁,第15

異體

呂脊骨也。象形。昔太嶽爲禹心呂之臣,故封呂矦。凡呂之屬皆从呂。

異體

膐篆文呂从𠕎𣃨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呂象顆顆相承,中象其繫聯也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、金文早期字形象金鉼之形,同時也是某種金屬的專名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力女反頁碼620頁,第2行,第1

膐脊肉也。象形。昔太嶽爲禹心吕之臣,故封吕侯。凡吕之屬,皆從吕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若伯益之後,非子養馬嬴息,因賜姓嬴,此其比也。齊太公子,吕侯之後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620頁,第4行,第1

篆文從肉、旅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力舉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369頁,第1許惟賢600頁,第1

膐𦟝骨也。象形。

段注呂象顆顆相承。中象其系聯也。沈氏彤《釋骨》曰:項大椎之下二十一椎通曰脊骨,曰脊椎,曰膂骨。或以上七節曰背骨。第八節以下乃曰膂骨。力舉切。五部。

昔大嶽爲禹心呂之臣。故封呂矦。

段注《周語》。大子晉曰:伯禹念前之非度。釐改制量。象物天地。比類百則。儀之于民。而度之于羣生。共之從孫四嶽佐之。高高下下。疏川道滯。帥象禹之功。度之于軌儀。莫非嘉績。克厭帝心。皇天嘉之。胙以天下。賜姓曰姒。氏曰有夏。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。胙四嶽國。命爲矦伯。賜姓曰姜。氏曰有呂。謂其能爲禹股肱心膂。以養物豐民人也。按曰共之從孫。賈逵,韋昭皆曰:共,共工也。外傳曰四嶽。內傳曰大嶽。一也。官名也。外傳以祉訓姒。以殷富訓夏。以膂訓呂。以養訓姜。韋解云:呂之爲言膂也。是呂膂各字。呂者,國名。以國爲氏。許云:大嶽爲禹心呂之臣。故封呂矦。膂爲小篆呂。是許所據《國語》股肱心膂作股肱心呂。本無二字。後之爲《國語》學者不得其解。乃以氏曰有呂作古文。股肱心膂作小篆。韋氏習而不察。乃云呂之爲言膂矣。以心呂之意名其地。而矦之。而氏之。《潛夫論》曰:宛西三十里有呂。酈道元,徐廣,司馬貞說皆同。宛城今南陽府治附郭南陽縣是也。許《自序》曰:大岳左夏。呂叔作藩。俾矦於許。世胙遺靈。大岳者,許之先也。故詳之。

凡呂之屬皆从呂。

篆文呂。从肉。旅聲。

段注呂本古文。以古文爲部首者,因躳从呂也。此二部之例也。《秦誓》。旅力旣愆。《小雅》。旅力方剛。古注皆訓爲眾力。不敢曰旅與膂同者,知詩書倘以心膂爲義。則其字當从呂矣。僞君牙襲《國語》云:股肱心膂。此未知古文無膂。秦文乃有膂也。《急就篇》。尻寛脊膂要背僂。股腳膝臏脛爲柱。云要背僂。曰脛爲柱。辭意相對。皇象碑本不誤。若顔本膂呂重出。師古不得不以脊內肉,脊骨分釋之。似史游早不識字矣。膂之譌或爲裔。《華陽國志》。孝子隗通爲母汲江膂水。天爲出平石至江中。江膂水,謂江心水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形。脊骨=从旅[一]。

[一]此句意為脊骨。當作从旅的膂骨。

白话解释

呂,骨节。象形。古昔时代太岳为禹心呂之臣,因此封之为呂矦。所有与呂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呂”作边旁。“膂”,这是篆文的 “呂”字,字形采用“肉、旅”会义。

字形解说

從甲骨文到楷書,呂字字形都像二節脊骨相連接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又以豎筆連結上下脊骨。呂字假借為古代音樂十二律的陰律,陰律有六(包括大呂、夾鐘、仲呂、林鐘、南呂、應鐘),故總稱為「六呂」,轉注為從肉、旅聲的「膂」字。呂是膂字的初文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呂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75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605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465頁
4說文校箋第304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292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1054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793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76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548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87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299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246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7511頁【補遺】第17128頁
14通訓定聲第1754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637頁【崇文】第2545頁
16說文句讀第981頁
17說文新證第603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882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717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