茎

jīng ㄐㄧㄥ

13画

7

acaf

tnom

exbi

44102

8画

5

12254121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830E

指植物体上生枝长叶开花的部分。植物体上生枝长叶开花的部分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75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34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1002頁,第10

唐韻》:戸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何耕切;《正韻》:何庚切,𡘋音牼。說文》:草木榦也。字林》:枝柱也。類篇》:草曰莖,竹曰箇,木曰枚。楚辭・九歌》:秋蘭兮靑靑,綠葉兮紫莖。繁露・竹林篇》:凡春秋之記災異也,雖畝有數莖,猶謂之無麥苗也。論衡》:朱草之莖如鍼。

又,特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徑百常而莖擢。

又,《周禮・冬官・桃氏》:以其𦠼廣爲之莖,圍長倍之。【註】莖謂劒夾,人所握鐔以上也。

又,樂名。白虎通》:顓頊樂曰六莖,莖者,著萬物也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冒六英五莖。

又,山名。韓詩外傳》:秦穆公將田而喪其馬,求三日而得之於莖山之陽。

又,《廣韻》:烏莖切;《直》:於京切,𡘋音鶯 —— 草名。爾雅・釋草》:姚莖,凃薺。

六書正譌》:別作䪫,非。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92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6頁,第25

《白虎通》顓頊樂曰六莖莖者著萬物也

謹照原文莖者改者莖。

注解

〔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莖〕字拼音是jì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巠

〔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ìng] ⑴ 见“茎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茎的意思

jīngㄐㄧㄥ

基本解释

植物体上生枝长叶开花的部分,有输送植物体内养料的作用,是植物的中轴。

量词,指长条形的东西。几~小草。数~白发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艸,巠声。本义:植物的主干。

2.同本义。

stem; stalk;

茎,枝柱也。谓众枝之主。 —— 《说文》茎,本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。按,字从艸,艸曰茎,木日干。散文则草木枝亦皆曰茎。西方有木焉,名曰射干,茎长四寸。 —— 《荀子·劝学》

块茎;根茎;球茎;鳞茎;地上茎;地下茎;茎立(像草茎一样的直立);茎英(古乐名)

3.柱;竿。

post;

抗仙掌以承露,擢双立之金茎。 —— 《后汉书》

4.小枝。

twig;

茎,小枝也。 —— 唐· 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

5.器物的柄。

handle;

桃氏为剑,腊广二寸有半寸…以其腊广为之茎围,长倍之。 —— 《周礼》

量词

指长条形的东西。

数茎小草;数茎白发;几茎苗;加葱九茎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戶耕切頁碼24頁,第25

莖枝柱也。从艸巠聲。

附注按:唐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五、卷八、卷十一注引作「枝主也」。《玉篇》引作「草木幹也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候宏反頁碼91頁,第1行,第2

莖枝柱。從艸巠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枝生於莖,故云枝柱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戸耕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147頁,第4許惟賢64頁,第4

莖艸木榦也。

段注依《玉篇》所引。此言艸而兼言木。今本作枝柱。考《字林》作枝主。謂爲眾枝之主也。葢或用《字林》改《說文》。而主又譌柱。

从艸。巠聲。

段注戸耕切。十一部。

白话解释

茎,草本植物的主干和旁枝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巠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字從艸、巠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莖,艸木幹也。」段注:「此言艸而兼言木。今本作枝柱,考《字林》作枝主,謂為眾枝之主也。」楷書字形承篆文而來。

莖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5頁,第16字
2陳昌治本第75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74頁
4說文校箋第33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27頁,第21字
6說文今釋第99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88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6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5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9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32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27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706頁【補遺】第16234頁
14通訓定聲第3490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84頁【崇文】第333頁
16說文句讀第97頁
17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473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80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