詖

ㄅㄧˋ

12画

5

yhcy|yby

yrdhe

sxi

04647

12画

5

41112515325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A56

见“诐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63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155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1130頁,第8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彼義切,陂去聲。說文》:辯論也。廣雅》:慧也。玉篇》:佞諂也。廣韻》:譣詖也。詩・周南・卷耳序》:內有進賢之志,而無險詖私謁之心。【箋】詖,妄加人以罪也。崔云:險詖,不正也。孟子》:詖辭知其所蔽。【註】詖,偏陂也。前漢・敘傳》:趙敬險詖。【師古註】詖,辯也。一曰佞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兵媚切,悲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六書故》與陂通。荀子・成相篇》:讒人罔極,險陂傾側。【註】陂與詖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彼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班糜切,𡘋音陂。又,《正韻》:逋眉切,音悲。又,《集韻》:滂禾切,音坡 —— 義𡘋同。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669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0頁,第20

《詩・周南・卷耳序》內有進賢之志,而無險詖私謁之心。《箋》詖,妄加人以罪也。

謹照原書箋改釋文。

注解

〔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詖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皮

〔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] ⑴ 见“诐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詖的意思

ㄅㄧˋ

基本解释

见“诐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彼義切頁碼69頁,第29

詖辯論也。古文以爲頗字。从言皮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筆詈反頁碼196頁,第2行,第2

詖辨論也。古文以爲頗字。從言皮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詩・序》:「譣詖私謁之心。」《孟子》曰:「詖辭知其所蔽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彼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62頁,第3許惟賢163頁,第1

詖辨論也。

段注此詖字《正義》。皮,剥取獸革也。柀,析也。凡从皮之字皆有分析之意。故詖爲辨論也。

古文㠯爲頗字。

段注此古文同音假借也。頗,偏也。

从言。皮聲。

段注彼義切古音在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「辨論也」。「皮,剝取獸革也。」故凡从皮者皆有分析意,如「柀,析也」。

「辨論也」。「皮,剝取獸革也」,故凡从皮者皆有分析意,如「被,析也」。

詖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38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196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159頁
4說文校箋第94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89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308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533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126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461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56頁,第27字
11標注說文第94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70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921頁【補遺】第16428頁
14通訓定聲第1991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93頁【崇文】第769頁
16說文句讀第269頁
17章授筆記第104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737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252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