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貝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95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10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87頁,第4字
音《唐韻》:之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職日切,𡘋音桎。《易・繫辭》:原始要終,以爲質也。【註】質,體也。
义又,《詩・小雅》:民之質矣。【傳】質,成也。【朱傳】實也。又,〈大雅〉:虞芮質厥成。【傳】質,成也;成,平也。【疏】三字義同,故以質爲成,以成爲平。【朱傳】質,正;成,平也。
义又,《詩・小雅》:發彼有的。【傳】的,質也。【疏】十尺爲𠋫,四尺爲鵠,二尺曰正,四寸曰質。鵠及正、質,皆在𠋫中也。
义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質人》:大市曰質,小市曰劑㊟〔「曰」當作「以」。本作:大市以質,小市以劑〕。【註】質、劑者,爲之券藏之也。
义又,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質明行事。【註】質,正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黑黃蒼赤,莫不質良。【註】所染者,當得眞采正善也。又,〈聘義〉:君子於其所尊,弗敢質。【註】質,謂正自相當。
义又,《禮・曲禮》:質君之前。【註】質,猶對也。
义又,《廣雅》:質,地也。《禮・禮器》:禮,釋回,增美質。【註】質,猶性也。
义又,《公羊傳・定八年》:弓繡質。【註】質,拊也。
义又,《史記・范雎傳》㊟〔即〈范睢傳〉〕:不足以當椹質。【註】質,剉刃也。
义又,《前漢・張釋之傳》:具以質言。【註】質,誠也。
义又,《廣雅》:問也、定也。
义又,《小爾雅》:質,信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主也、樸也。《禮・樂記》:中正無邪,禮之質也。【註】質,猶本也。禮爲之文飾也。
义又,姓。《前漢・貨殖傳》:質氏以洒削而鼎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陟利切,音致。《說文》:以物相贅。《左傳・隱三年》:故周鄭交質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脂利切 —— 贄,亦作質。《左傳・昭三年》:將奉質幣,以無失時。〈晉語〉:臣委質于翟之鼓。《孟子》:不傳質爲臣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中 部首:貝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91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1頁,第24字
《詩・小雅》發彼有的。《傳》的,質也。《疏》十尺爲𠋫,四尺爲鵠,二尺曰正,四寸曰質。鵠及正質,皆在𠋫中也。
謹照原文兩爲字𠀤改曰。兩𠋫字𠀤改侯。
注解
〔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質〕字拼音是zh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斦、貝。
〔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ì] ⑴ 本體,本性⑵ 樸素,單純⑶ 問明,辨別,責問⑷ 抵押或抵押品⑸ 同贄,禮物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質的意思
質质
zhìㄓˋ基本解释
①本體,本性。物~。流~(流動的不是固體的東西)。實~。~言(實言)。沙~。本~。~點。品~。性~。素~。資~。
②樸素,單純。~樸。~直。
③問明,辨別,責問。~疑。~問。~詢。對~。
④抵押或抵押品。人~。
⑤同贄,禮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之日切頁碼第205頁,第9字續丁孫
質
以物相贅。从貝从斦。闕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闕者,闕從斦之說也。《韻會》『從斦』作『斦聲』,無『闕』字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此字當从斦聲。斦疑即椹質之質,後人又製櫍字,即斦字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之日反頁碼第524頁,第6行,第1字述
以物相贅。從貝斦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質,實也。事疑虚,以人物實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之日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123頁,第3字許惟賢第496頁,第1字
㠯物相贅。
段注質贅雙聲。以物相贅,如《春秋》交質子是也。引伸其義爲樸也,地也。如有質有文是。《小雅・毛傳》云旳質也,《周禮》射則充椹質,《左傳》策名委質,皆是。又緜詩,抑詩傳曰:質,成也。禮謂平明爲質明。
从貝。从斦。闕。
段注闕者,闕從斦之說也。䪨會從斦作斦聲。無闕字。之日切。十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贄,《說文》所無。贄見,古作摯。
引申訓實地,故斧質之質乃訓俎,實地也。
以物相贅為質,所質物即本也,故引申訓本(?)。○贅,《說文》無。贄見,古作摯。
白话解释
质,用物品抵押。字形采用“贝、斦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始見於春秋金文。戰國文字從斤部件有訛為二豎畫,多借為慎的用法。〈井人中〉的「克質氒德」,《金文編》讀為哲。質字的上部件或為折字省訛,作為聲符。篆文後固定從貝從折。《說文》:「質,以物相贅。從貝,从斦,闕。」段注:「質,贅雙聲。以物相贅,如春秋交質子也。引伸其義為樸也、地也,如有質有文是。闕者,闕从斦之說也。《韻會》从斦作斦聲,無闕字。」規範字形訛變,不從竹聲。
質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04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518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0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259頁,第1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51頁,第1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896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556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355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326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59頁,第1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56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06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6502頁【補遺】第16955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68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540頁【崇文】第215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824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522頁,第1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272頁,第4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209頁,第1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625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