險

xiǎn ㄒㄧㄢˇ

21画

13

bwgw

nlomo

yooo

78286

15画

13

52341251251343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96AA

指危险、冒险、险峰、险些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58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361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1350頁,第4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虛檢切,音獫。說文》:阻難也。玉篇》:高也、危也。易・屯卦》:動乎險中。〈坎卦〉:習坎,重險也。【又】天險不可升也,地險山川丘陵也,王公設險,以守其國,險之時用大矣哉。

又,司險,官名。周禮・夏官》:司險掌九州之圖,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,而達其道路。

又,《玉篇》:邪也、惡也。書・盤庚》:今汝聒聒,起信險膚。【傳】起信險僞,膚受之言。

又,《周禮・春官・典同》:險聲斂。【註】險謂偏弇也 —— 險則聲斂不越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弓人》:疢疾險中。【註】險,傷也。

又,地名。史記・朝鮮傳》:都王險。【註】險城,在樂浪郡浿水之東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遼東郡險瀆。【註】朝鮮王滿都也。依水險,故名。又,〈地理志〉:中山國安險。

又,《爾雅・釋魚》:蜠大而險。【註】險者,謂汙薄。

又,《集韻》:所斬切,音摻 —— 艱難也。

又,希埯切,薟上聲 —— 峻也。

又,巨險切,音芡 —— 與儉同。

又,居奄切,音檢。字林》:山形似重甑。〇【按】此乃隒字之音義。類篇》隒又居奄切,而《集韻》隒闕此一音,乃隒譌作險耳。

又,《集韻》:魚銜切,音𡆑 —— 本作巖。史記・殷本紀》:得說於傅險中。【註】險,亦作巖。

集韻》或作嶮。

注解

〔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

〔險〕字拼音是x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僉

〔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ǎn] ⑴ 见“险”。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險的意思

xiǎnㄒㄧㄢˇ

基本解释

见“险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虛檢切頁碼479頁,第15

險阻,難也。从𨸏僉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香貶反頁碼1119頁,第2行,第2

險阻難也。從𨸏僉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虛檢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925頁,第1許惟賢1271頁,第5

險阻難也。从𨸏。僉聲。

段注虛檢切。七部。

白话解释

险,阻碍、难以通行的山崖。字形采用“左耳旁”(阜),“僉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其中秦簡文字字形下開篆文,從阜偏旁的寫法更直接影響隸書;而上博楚簡文字則增從曰作,字形可怪。篆文從阜、僉聲。《說文》:「險,阻難也。」隸書所從的僉旁下因形近混同為四點,至楷書字形又回到正確的二人形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险。

險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50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1226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910頁
4說文校箋第640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570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2124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354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710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027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80頁,第13字
11標注說文第615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5077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3936頁【補遺】第18089頁
14通訓定聲第491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270頁【崇文】第5077頁
16說文句讀第2098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797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1316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