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

19画

8

ynjw|oxxw

iptmc

txec

04281

19画

鹿

8

413522115351221113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9E92

麒、风、龟、龙被称为四灵,喻吉祥长寿。麒麟。用于人名喻皇族、显贵,才能杰出,此字有助于福禄双收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18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1510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1510頁,第27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渠之切;《正韻》:渠宜切,𡘋音其。說文》:仁獸也。麕身,牛尾,一角。張揖云:牡曰麒,牝曰麟。郭璞曰:麒似麟而無角。

注解

〔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鹿部

〔麒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鹿、其

〔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鹿,其声。《说文》:“仁兽也。”。本义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,其状如鹿,独角,全身生鳞甲,尾象牛。多用作吉祥的象征。又名“麒麟”,又单称“麟”。

〔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í] ⑴ 〔~麟〕见“麟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麒的意思

ㄑㄧˊ

基本解释

〔~麟〕见“麟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鹿,其声。《说文》:“仁兽也。”本义:传说中的一种动物,其状如鹿,独角,全身生鳞甲,尾象牛。多用作吉祥的象征。又名“麒麟”,又单称“麟”

2.麒麟。

kylin; mythical unicorn in Chinese legends;

3.古代传说以为仁兽、瑞兽,形状像鹿而独角,尾像牛尾。

麒,仁兽也,麋身,牛尾,一角。 —— 《说文》

麒麟补服(明清武官的绣有麒麟的服饰);麒麟不至(仁兽不现。比喻乱世);麒麟斗(麒麟跟麒麟搏斗);麒麟袍(袍子上绣有麒麟者);麒麟门(上绘蓝色麒麟的官署暖阁后的一道门)

4.喻杰出人物。

应图求骏马,惊代得麒麟。 —— 唐· 杜甫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

麒麟冢(名臣贵人的坟墓);麒麟客(称有高尚道德的人)

5.汉殿名。

叔曰:“今朝同上凤凰台。”公即应声答曰:“他年独占麒麟阁”。 —— 《于谦全传》金华玉堂,白虎麒麟。 —— 班固《西都赋》

麒麟阁(汉代在未央宫中修建的一阁);麒麟画(麒麟阁中的功臣画像)

6.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渠之切頁碼326頁,第13

麒仁獸也。麋身牛尾,一角。从鹿其聲。

附注嚴可均校議:「麋,當作麇,形近而誤。《初學記》卷廿九,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二、卷四、卷廿二引作『麕身』,《釋獸》亦作『麕身』,麕即麇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虔之反頁碼802頁,第3行,第1

麒仁獸也。麋身牛尾一角。從鹿其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渠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879頁,第4許惟賢821頁,第7

麒麒麟,仁獸也。

段注各本無麒麟二字。今依《初學記》補。《公羊傳》曰:麟者,仁獸也。何注。狀如麕。一角而戴肉。設武備而不爲害。所以爲仁也。麟者木精。《毛詩傳》曰:麟信而應禮。《左傳》服虔注。麟,中央土獸。土爲信。信禮之子。修其母致其子。視明禮修而麟至。思睿信立而白虎擾。言從乂成而神龜在沼。聽聦知正而名川出龍。貌恭性仁則鳳皇來儀。此《左氏》,毛氏說與《公羊》說不同也。《五經異義》。許愼謹案。《禮運》云:麟鳳龜龍,謂之四靈。龍,東方也。虎,西方也。鳳,南方也。龜,北方也。麟,中央也。是《異義》謂麟爲信獸。從左,毛說矣。而此云仁獸何也。《異義》早成。《說文解字》晚定。此云仁獸。用《公羊》說。以其角端戴肉。不履生蟲。不折生艸也。鄭駁《異義》曰:五事。言作從。從作乂。言於五事屬金。孔子作《春秋》。故應以金獸性仁之瑞。鄭說與奉德侯陳欽說略同。鄭云金獸性仁。許云仁獸。與鄭駁無異。但鄭君黨錮事解。箋《毛詩》信而應禮,乃依毛說。與駁《異義》相違。是知學固與年而徙矣。

麇身,牛尾,一角。

段注《爾雅・釋獸》文。

从鹿。其聲。

段注渠之切。一部。廾部曰:杜林以𢍁爲麒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杜林以𢍁為麒。麒麟二字連字。

麒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42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812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619頁
4說文校箋第416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388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400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39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79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065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254頁,第17字
11標注說文第402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334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9690頁【補遺】第17471頁
14通訓定聲第729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839頁【崇文】第3353頁
16說文句讀第1343頁
17章授筆記第405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520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924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