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画

1

SWI

mf

ako

4画

1

1234

上下结构

扩展BU+21B55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小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01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296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235頁,第26

玉篇》:古文示字。註見部首。正字通》:六書本作𤓯,通用󰤩,別从示作祗;改作小,附小部,非。

注解

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小部

𡭕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一、小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𡭕的意思

基本释义

𡭕

同“示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上反切神至切頁碼2頁,第11

異體示、𱍐

示天垂象,見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从𠄞𠄞,古文上字。三垂,日月星也。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。示,神事也。凡示之屬皆从示。

示古文示。

附注按:甲骨文字形代表地祇。《說文》為引申義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一反切時至反頁碼28頁,第5行,第1

示天垂象,見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從二;三垂日、月、星也,觀乎天文以察時變,示,神事也。凡示之屬皆從示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二,上字也。左畫爲日,右畫爲月,中爲星也。畫縱者,但取其光,下垂示人也。示亦神事也,故凡宗廟、社、神祇皆從示,稷取其種植,種植當勤之在人,故直從禾,而不從示。孟子所謂『無罪歲』、《左傳》『勤而不匱』之義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9頁,第1行,第1

𥘅

異體𡭕

𥘅古文示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義具帝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上反切神至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7頁,第1許惟賢3頁,第4

𥘅𠂹象。見吉凶。

段注見《周易・𣪠辭》。

所㠯示人也。从二。

段注古文上。

𠂹

段注謂川。

日月星也。觀乎《天文》㠯察時變。

段注見《周易・賁・彖傳》。

示神事也。

段注言天縣象箸明以示人。聖人因以神道設敎。

凡示之屬皆从示。

段注神至切。古音第十五部。《中庸》、《小雅》以示爲寘。

古文示。

段注所謂古文諸丄字皆从一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《周禮》「神祈」即「示」字。

白话解释

示,上天垂示征象,向求告者显示吉凶。字形采用“二”(天)作边旁。字形中的三垂笔,分别代表日、月、星辰。人内务观察宇 宙天象,借以推测时世的变化。示,是神祇的事。所有与示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示”作边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示”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三例,像運算縱橫布列的竹片。由於運算需要的竹片或多或少,原無定數。因此出現的竹片也就多寡不一,形呈多樣。戰國文字、篆文的形體一致,都像運算的竹片,其來有自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,稍失其形,楷書沿之而定體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《說文》將它解作「天?象,見吉凶,所㠯示人也。从二,三:日、月、星也」,純據篆文形體說的:首先將該字的「二」看作「上下」之上,釋作「天」。接著,將其下方的「」看作垂示的星象,認為是「日、月、星」。於是,就將它的字義釋作「天?象,見吉凶,所㠯示人也」;形體解為「从二,三?:日、月、星也」,看作合體指事。不少學者採用此說,可備一說。

示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15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35頁
4說文校箋第2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2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5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頁,第1字
11標注說文第1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2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26頁【補遺】第16146頁【補編】第14868頁
14通訓定聲第2425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5頁【崇文】第17頁
16說文句讀第5頁
17說文新證第48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3頁,第3字
19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67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9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