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小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01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96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35頁,第27字
音《唐韻》:兒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忍氏切;《正韻》:忍止切,𡘋音邇。《說文》:辭之必然也,从入、亅、八,八象气之分散。【徐曰】言之助也,指事。篆作,今文作𠇍,通作爾。𡭗,汝也。爾、而𡘋通,稱人曰𡭗。
义又,語辭。《禮・檀弓》:鼎鼎爾,猶猶爾。爾亦作𡭗耳。
义又,姓。
义《韻會》:毛氏曰:𡭗从入、小,今作𠇍,誤。
注解
〔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小部。
〔𡭗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入、小。
〔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undefined] ⑴ 同“爾”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𡭗的意思
𡭗
基本解释
◎同“爾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兒氏切頁碼第35頁,第6字續丁孫
𡭗
異體尒、尓、尔
詞之必然也。从入、丨、八。八象气之分散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𡭗之言如此也。後世多以爾字為之。」按:今作「尔」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『尒』字是戰國時代興起的簡體字,它是截取繁寫的『爾』字的上部而造成的一個簡體字,用法和繁寫的『爾』字相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而俾反頁碼第114頁,第4行,第2字述
辭之必然也。從入、丨、八,八象氣之分散。
鍇注臣鍇曰:「爾,詞者,言之助也。《禮》曰:『鼎鼎爾,悠悠爾。』是必然。凡今試言爾則敷上脣,收下脣,气向下而分散也。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兒氏切古音第十五~十六部頁碼第192頁,第3字許惟賢第85頁,第6字
䛐之必然也。
段注䛐今作詞。《說文》字體本作䛐。尒之言如此也。後世多以爾字爲之。凡曰果爾,不爾,云爾,莞爾,鏗爾,卓爾,鼎鼎爾,猶猶爾,聊復爾耳,故人心尙爾皆訓如此。亦有單訓此者。如《公羊》焉爾之爲於此,《孟子》然而無乎爾,則亦有乎爾是也。語助有用耳者。與爾絶殊。三國志云生女耳是也。耳之言而已也。近人爾耳不分。如《論語》女得人焉爾乎。唐石經譌爲焉耳。《詩・陳風》箋梅之樹善惡自爾。宋本譌爲善惡自耳。皆是也。古書尒字。淺人多改爲爾。如《手部》引《論語》鏗尒,《考工記》揱尒,小徐本不誤。是也。
从丨八。八象气之分散。
段注从丨八。與小同異。
入聲。
段注今本無此二字。上文作从入丨八。此依《韵會》所引小徐本訂正。入聲在七部。而尒在十五十六部閒者。於雙聲求之也。兒氏切。
白话解释
尔,丽尔,犹如靡丽。字形采用“冂、”会义,表示孔格交织,“尒”作声旁。“尔”字与“爽”都采用“”作边旁,造字构思相同。
尒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64頁,第5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2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9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6頁,第6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8頁,第6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38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61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60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14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6頁,第6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5頁,第6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958頁【補遺】第16274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55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9頁【崇文】第43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6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80頁,第2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55頁,第4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626頁,第1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102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