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画

4

trhc

hqye

mbix

8画

4

31212154

左右结构

扩展BU+24634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牛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72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698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650頁,第14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莫六切,音目。說文》本作𤘴,養牛人也。从攴、牛。玉篇》:畜養也。廣韻》:放也、食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牧,飤也。【註】謂放飤牛、馬也。書・禹貢》:萊夷作牧。【傳】萊夷,地名,可以放牧。詩・小雅》:爾牧來思。周禮・地官・牧人》: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,以供祭祀之牲牷。又,《夏官・校人》:夏祭先牧。【註】始養馬者。又,牧師掌牧地。左傳・僖二十八年》:不有行者,誰扞牧圉。【註】牛曰牧,馬曰圉。又,〈哀元年〉:少康爲仍牧正。

又,《爾雅・釋地》:郊外謂之牧。【疏】言可放牧也。書・牧誓》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,是也。書傳》:紂近郊三十里地名牧。

又,《易・謙卦》:謙謙君子,𤰞以自牧也。【註】牧,養也。

又,《小爾雅》:牧,臨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牧,司也、察也。韻會》:治也。書・舜典》:既月乃日,覲四岳羣牧。【傳】九州牧監。又,〈呂𠛬〉:非爾惟作天牧。禮・曲禮》: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。周禮・天官・大宰》:九兩,一曰牧。以地得民。【註】牧,州長也。前漢・成帝紀》:罷部刺史官,更置州牧。

又,《詩・邶風》:自牧歸荑。【傳】牧,田官也。又,《禮・月令》:舟牼覆舟。【註】主舟之官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小司徒》:乃經土地,而井牧其田野。【註】隰臯之地,九夫爲牧,二牧而當一井,今造都鄙,授民田,有不易,有一易,有再易,通率二而當一,是之謂井牧。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遂師》:經牧其田野。【註】經牧,制田界與井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使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畜》:黑腹牧。【疏】牛黑腹者名牧。

又,《左傳・隱五年》:鄭人侵衞牧。【註】牧,衞邑。

又,廣牧,縣名,屬朔方郡。見《前漢・地理志》。

又,人名。史記・黃帝紀》:舉風后力牧。【註】班固曰:力牧,黃帝相也。

又,姓。風俗通》:漢有越巂太守牧稂。

又,《集韻》:莫侯切,音茂 —— 地名。尚書大傳》:牧之野。劉昌宗讀。

又,一曰畜牧。書・禹貢》:萊夷及牧誓。【釋文】徐云一音茂。〔「萊夷及牧誓」,原文作:「萊夷作牧」;「徐云一音茂」,原文作:「徐音目,一音茂」〕

又,叶莫狄切。詩・小雅》「我出我車,于彼牧矣;自天子所,謂我來矣。召彼僕夫,謂之載矣;王事多難,維其棘矣」,來,叶六直切;載,叶節力切。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下 部首:牛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10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7頁,第9

《周禮・地官・牧人》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,以供祭祀之牲牷。

謹照原文六畜改六牲。

《集韻》莫侯切,音茂。地名。

謹照原文莫侯切改莫候切。

《書・禹貢》萊夷及牧誓。《釋文》徐云,一音茂。

謹按所引禹貢文未全,謹照原文改爲萊夷及牧。釋文徐音目,一音茂。

注解

〔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牛部

〔牧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牜、攵

〔牧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从牛,从攴( pū ),表示手拿棍棒牧牛( 羊 )。本义是放牧牲畜。

〔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ù] ⑴ 放养牲口⑵ 治⑶ 古代治民之官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𤘴的意思

基本释义

𤘴

同“牧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莫卜切頁碼99頁,第18

𤘴

異體

𤘴養牛人也。从攴从牛。《詩》曰:「牧人乃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莫叔反頁碼265頁,第1行,第2

𤘴養牛人也。從攴、牛。《詩》曰:「牧人乃夢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音第一部頁碼504頁,第1許惟賢226頁,第1

𤘴養《牛人》也。

段注《左傳》曰:馬有圉。牛有牧。引伸爲牧民之牧。

从攴牛。

段注會意。。古音在一部。

詩曰:牧人乃夢。

段注《小雅》文。

白话解释

牧,饲养牛的人。字形采用“攴、牛”会义。《诗经》上有诗句唱道:“牧人于是进入梦乡。”

字形解说

自甲骨文至楷書,字形皆為從攴、從牛。「攴」是以手持杖,與牛相合,表示持鞭驅趕牛羊的意思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牧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95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269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213頁
4說文校箋第132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126頁,第13字
6說文今釋第450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770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815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65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79頁,第23字
11標注說文第131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97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3719頁【補遺】第16556頁
14通訓定聲第900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266頁【崇文】第1061頁
16說文句讀第379頁
17說文新證第246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708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342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