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画

12

xoxu

nnyt

yzys

17画

12

51543123451541431

上下结构

扩展BU+25AB7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3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683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634頁,第1

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徐心切,音尋。玉篇》本作燂。詳燂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或作燅。儀禮・有司徹》:乃燅尸俎。【註】古文燅皆作尋。》或作燖。春秋傳》曰:若可燖也,亦可寒也。〇【按】《左傳・哀十二年》今本作若可尋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慈鹽切;《韻會》:昨鹽切,𡘋音潛。玉篇》本作燂。集韻》:沈肉於湯也。或作爓、煔。儀禮・聘禮》〔註〕:膚,豕肉也,惟燖者有膚。【釋文】燖,劉音尋;一本作爓,音潛。

又,《廣韻》:徐鹽切;《集韻》:徐廉切,𡘋音閻。廣韻》本作燅。詳燅字註。

注解

〔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燖〕字拼音是xú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尋

〔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ún] ⑴ 用火烧熟。⑵ 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:“祭礼有腥、~、熟三献。”⑶ 方言,用开水烫后去毛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𥪷的意思

𥪷

基本解释

同“燅”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一:“《字詁》古文𤏝𥪷二形。今作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