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画

17

xqkq

vfnuu

zrjr

20画

14

55444435251353525135

左右结构

扩展BU+261B5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53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943頁,第27

標點整理本: 第906頁,第30

廣韻》:所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師銜切,𡘋音衫。說文》:帛雀頭色。一曰微黑色如紺。纔,淺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鉏咸切,音讒。又,所鑒切,音釤。又,仕懺切,音鑱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昨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牆來切,𡘋音裁。廣韻》:僅也。前漢・鼂錯傳》:遠縣纔至。【註】纔,淺也,猶言僅至也。

又,與財同。史記・孝文本紀》:太僕見馬遺財足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財字與纔同。

又,與裁同。前漢・高后文功臣表》:裁什二三。【註】師古曰:裁,與纔同。

又,與材同。前漢・杜欽傳》:廼爲小冠,高廣材二寸。【註】師古曰:材與纔同,古通用。

注解

〔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纔〕字拼音是cá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毚

〔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ái] ⑴ 方,始⑵ 僅僅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𦆵的意思

基本释义

𦆵

cáiㄘㄞˊ

同“纔”。中国人名用字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士咸切頁碼435頁,第11

異體𦆵

纔帛雀頭色。一曰微黑色,如紺。一曰:纔,淺也。讀若讒。从糸毚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七咸切頁碼1032頁,第5行,第2

纔帛雀頭色。一曰微黑色,如紺。纔,淺也。讀若讒。從糸毚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士咸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604頁,第2許惟賢1133頁,第4

纔帛雀頭色也。

段注今《經典》緅字許無。纔卽緅字也。《考工記》。三入爲纁。五入爲緅。七入爲緇。注。染纁者三入而成。又再染以黑則爲緅。緅,今禮俗文作爵。言如爵頭色也。又復再染以黑,乃成緇矣。《士冠禮》爵弁服注。爵弁者,冕之次。其色赤而微黑。如爵頭然。或謂之緅。依鄭則爵緅纔三字一也。三字雙聲。巾車雀飾注曰:雀,黑多赤少之色。玉裁按今目驗雀頭色赤而微黑。

一曰𣁋黑色如紺。

段注句。

纔,

段注逗。

淺也。

段注前一說謂黑多。後一說謂微黑。不同。鄭注考工,巾車謂黑多。注《士冠禮》謂微黑。亦不同也。其實雀頭微黑而巳。纔淺亦於雙聲求之。猶竊之訓淺也。江沅曰:今用爲才字。乃淺義引伸。

讀若讒。从糸。毚聲。

段注士咸切。八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今借為才字,始也。

即緅,即今之絳色也。纔,古音與爵同,《說文》「訬」讀毚,宵談對轉,方纔,乃才之借,此由淺引申。

今借為才字(始也),因係雙聲也。今作緅。

「方纔」字當作「才」。

纔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9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1104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823頁
4說文校箋第575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516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904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20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40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46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42頁,第30字
11標注說文第551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454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675頁【補遺】第17909頁
14通訓定聲第563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130頁【崇文】第4517頁
16說文句讀第1876頁
17章授筆記第545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96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1205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