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画

4

btfg

sjhg

cemb

10画

4

1221113121

左右结构

扩展BU+2653D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06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966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931頁,第19

篇海》:古文聽字。字彙》:古無此字。周伯溫以此代聽字,官府聽事處也。字彙補》:按,《亢倉子》耳𦕝、目𦔽註,𦔽,古聽字。字彙》云古無此字,非也。

注解

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𦔽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𡈼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𦔽的意思

基本释义

𦔽

同“听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定切頁碼399頁,第6

聽聆也。从耳、㥁,𡈼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耳㥁者,耳有所得也。」按:甲骨文、金文從耳從口,口表發聲,耳表聞聲,會意字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他寧反頁碼959頁,第6行,第3

聽聆也。從悳,從耳,從𡈼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定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365頁,第3許惟賢1028頁,第3

聽聆也。

段注凡目所及者云視。如視朝,視事是也。凡目不能徧而耳所及者云聽。如聽天下,聽事是也。

从耳𢛳

段注會意。耳𢛳者,耳有所得也。

𡈼聲。

段注他定切。十一部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字形「聽」與「聖」同源,都以從人耳從口會意。其後以從耳口為聽字。金文字形或作從耳口,或加「生」為聲符。戰國文字形變為從耳?、?聲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皆承戰國文字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聽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87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1003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756頁
4說文校箋第522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471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1730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925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850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514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12頁,第22字
11標注說文第500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4155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1680頁【補遺】第17777頁
14通訓定聲第3482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37頁【崇文】第4145頁
16說文句讀第1703頁
17說文新證第841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576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00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