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36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75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42頁,第1字
义《正字通》:古文胥字。楊愼曰:《文選・七發》:弭節五子之山,通厲骨母之場。骨當作胥。《史記》:吳王殺子胥,投之於江,吳人立祠江上,因名胥母山。古胥作𦙃,其字似骨。
注解
〔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𦙃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𠃊、口、⺼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𦙃的意思
基本释义
𦙃
◎同“胥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相居切頁碼第132頁,第19字續丁孫
胥
異體𦙃
蟹醢也。从𠕎疋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先居反頁碼第342頁,第6行,第2字述
蟹醢也。從肉疋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釋名》言其肉胥,胥,解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相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98頁,第2字許惟賢第311頁,第4字
蟹醢也。
段注庖人。共祭祀之好羞。注。謂四時所爲膳食。若今荆州之䱹魚。靑州之蟹胥。雖非常物。進之孝也。《釋名》曰:蟹胥,取蟹藏之。使骨肉解足胥胥然也。《字林》云:胥,蟹醬也。按鄭云作醢及臡。必先膊乾其肉。乃後莝之。襍以粱麴及鹽。漬以美酒。塗置甀中。百日則成。許云蟹醢。作之當同也。《釋名》所云則似今之醉蟹。似劉說長。蟹者多足之物。引伸假借爲相與之義。《釋詁》曰:胥,皆也。又曰:胥,相也。今音相分平去二音爲二義。古不分。《公羊傳》曰:胥命者,相命也。《穀梁傳》曰:胥之爲言猶相也。《毛傳》於聿來胥宇,于胥斯原皆曰:胥,相也。此可證相與,相視古同音同義也。《小雅》。君子樂胥。毛曰:胥,皆也。賈誼書引此詩云胥相。此《爾雅》皆與相同義之證也。《方言》又曰:胥,輔也。文王胥附先後是也。
从肉。疋聲。
段注按蟹八跪二敖故字從疋。劉熙云:足胥胥然也。相居切。五部。劉昌宗音素。《集韵》又作蝑𧌊𧌋𧌖。音四夜切。按胥篆舊在膴腒之閒。非其類。今正之。移於此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假借為相與之義。《方言》訓輔,即由相來。
假為相。《詩•緜》 「聿來胥[宇]」,「聿來相[宇]」也,魚模與陽庚對轉。胥又訓輔,與相(訓助)義同,故「山有扶蘇」,又作「山有扶胥」。
引申為「相與」之誼,非胥訓相與,乃相之借。訓視訓輔亦相之借,引申誼也。
胥、相雙聲,故胥亦訓(借為)相。因相《方言》訓輔(夏案:何字訓輔?《方言》胥訓偕?)再引申為相與之義。○似有誤。
胥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263頁,第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351頁,第6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273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74頁,第1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65頁,第19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591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035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414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862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5頁,第10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71頁,第11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4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4565頁【補遺】第16683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625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352頁【崇文】第140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517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182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81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435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