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3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75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42頁,第2字
音《集韻》:許容切,音匈 —— 膺也。與胷同。
注解
〔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𦙄〕字拼音是xiō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凶、⺼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𦙄的意思
基本释义
𦙄
◎同“胸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許容切頁碼第302頁,第6字續丁孫
匈
膺也。从勹凶聲。
𦙄
異體胷、胸
匈或从𠕎。
附注段玉裁改「聲」為「膺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許容切頁碼第751頁,第7行,第3字述
膺也。從勹凶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752頁,第1行,第1字述
或從肉作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許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731頁,第3字許惟賢第757頁,第7字
膺也。
段注《肉部》曰:膺,匈也。二篆爲轉注。膺自其外言之無不當也。匈自其中言之,無不容也。無不容,故从勹。
从勹。凶聲。
段注許容切。九部。今字胷行而匈廢矣。
匈或从肉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、篆文字形都從勹,表示身體頸部以下到腹部以上的部位;凶聲,表示音讀。匈字假借為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專稱之後,遂轉注為胸字。篆文或體「?」字,改從肉旁,表示匈是人體器官,就如同肩、胃等字從肉旁表示人體器官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匈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93頁,第10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751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73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84頁,第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62頁,第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301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227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486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922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5頁,第11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74頁,第5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10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9065頁【補遺】第1737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5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775頁【崇文】第309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32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57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867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