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30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49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38頁,第9字
音《廣韻》:下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江切,𡘋音缸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降,落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羽鳥曰降。【釋文】降,戸江反。
音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降,下也。《書・堯典》:釐降二女于嬀汭。〈禹貢〉:桑土既蠶,是降丘宅土。【又】北過降水。《水經注》:鄭註《尚書》北過降水云:降,下江反,聲轉爲共。今河內北共山,淇水、共水出焉,東至魏郡黎陽入河,近所謂降水也。周時,國於此地者惡言降,故改爲共耳。
义又,《玉篇》:降,伏也。《春秋・莊八年》:師及齊師圍郕,郕降于齊師。
音又,《爾雅・釋天》:降婁,奎婁也。【註】奎爲溝瀆,故爲降。【疏】孫炎云:降,下也。《左傳・襄三十年》:於是歲在降婁,降婁中而旦。【註】周七月,今五月,降婁中而天明。【釋文】降,戸江反。〇【按】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收入絳韻,作胡降切,非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乎攻切,音䃔 —— 下也。
音又,屈原〈離騷〉:帝高陽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;攝提貞於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【註】降,乎攻反。班固〈北征頌〉:奉聖皇之明策,奮無前之嚴鋒;採伊吾之城壁,蹈天山而遙降。
音又,《唐韻正》:古音洪,凡降下之降,與降服之降,俱讀爲平聲,故自漢以上之文無讀爲去聲者。《詩・召南》:未見君子,憂心忡忡;亦既見止,亦既覯止,我心則降。又,〈大雅〉:瑟彼玉瓚,黃流在中;豈弟君子,福祿攸降。【又】既燕于宗,福祿攸降;公尸燕飮,福祿來崇。《左傳・哀二十六年》:六卿三族降聽政。【註】降,和同「也」。和同卽切降字,乃疾言、徐言之別耳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靈皇皇兮既降,猋遠舉兮雲中。又,〈天問〉:皆歸射𥷚而無害厥躬,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。〇【按】降下之降今讀去聲,相沿已久,然《唐韻正》歷有明據,應從之。《類篇》降字無平聲,非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古巷切,音絳。《玉篇》:下也、落也、歸也。《正韻》:貶也。〇【按】降以去聲爲正音自《玉篇》始。
音又,叶胡郎切,音杭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靑雲衣兮白霓裳,舉長矢兮射天狼,操余弧兮反淪降。東方朔〈七諫〉:忠臣貞而欲諫兮,讒諛毀而在旁;秋草榮其將實兮,微霜下而夜降。
音又,叶胡貢切,鴻去聲。郭璞《山海經・巫咸贊》:羣有十巫,巫咸所統;經技是𢯱,術藝是綜;采藥靈山,隨時登降。北齊〈享廟樂章〉:彝斝應時,龍蒲代用;藉茅无咎,福祿攸降。
音又,叶餘亮切,音漾。習鑿齒〈燈〉詩:煌煌問夜燈,修修樹閒亮;燈隨風煒𤍞,風與燈升降。
音又,叶覃韻。梁鴻〈適吳〉詩:遊舊邦兮遐征,將遙集兮東南;心惙怛兮傷悴,志菲菲兮升降;欲乗策兮縱邁,疾吾俗兮作讒。〇【按】諸韻書無叶覃韻者,存俟考証。
注解
〔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。
〔降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àng、xi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夅。
〔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àng] ⑴ 下落,落下⑵ 减低,贬抑⑶ 姓。㈡ [xiáng] ⑴ 投降,归顺⑵ 降服,使驯服。~龙伏虎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䧏的意思
基本释义
䧏
◎同“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