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0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4頁,第1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9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:子峻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祖峻切,𡘋音儁。《說文》:材千人也。馬氏曰:智過千人曰俊。《北史・蘇綽傳》:萬人之秀曰俊。《禮・王制》:司徒論選士之秀者,而升之學,曰俊士。又,〈月令〉:孟夏命大尉贊桀俊,遂賢良。
义又,與儁、峻𡘋通。《書・堯典》:克明俊德。【註】俊同「峻」。
义又,同「畯」。《史記・宋世家》引《書・洪範》「俊民用章」作畯民。
义又,通作駿。《史記・屈原傳》:誹駿疑傑。
义又,與𠬍同。《戰國策》:世無東郭俊盧氏之狗。【註】又作逡。
注解
〔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俊〕字拼音是jù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夋。
〔俊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雋( jùn )声。本义是才智超群的人。
〔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ùn] ⑴ 才智出众的人⑵ 容貌美丽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俊的意思
俊
jùnㄐㄩㄣˋ基本解释
①才智出众的人。~杰。~伟。~彦(才智杰出的人)。~爽。~造(学识造诣很深的人)。
②容貌美丽。~俏。~美。~秀。~逸(俊美洒脱,不同凡俗)。英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人,雋( jùn )声。本义:才智超群的人。
2.同本义。
elite;
俊,材千人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十人者曰豪,百人者曰杰,千人者曰俊,万人者曰英。 —— 《春秋繁露·爵国》德万人者谓之俊。 —— 《鹖冠子·能天》俊士。 —— 《礼记·王制》赞杰俊。 —— 《礼记·月令》
俊选(俊士和选士);俊良(贤能优良之士);俊物(杰出人物);俊群(才能卓越一类人)
3.光彩。
lustre;
那就算你在世街路上留了朋友,俊了师傅了。 —— 《儿女英雄传》
形容词
1.通“峻”。大;高尚。
great; fine;
俊乂在官。 —— 《书·皋陶谟》克明俊德。 —— 《书·尧典》时有俊风。 —— 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俊鹘抟水禽。 —— 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俊伟(伟大;高大);俊德(大德);俊风(大风);俊马(好马,快马)
2.杰出;卓越;出众 。
outstanding;
俊民(优秀的人);俊艾(贤才之士);俊髦(才能出众的人);俊烈(杰出刚正);俊眼(杰出的眼力);俊声(才智出众的名声)
3.雄健,英武 。
robust;
俊朗(英俊潇洒);俊敏(英俊聪敏);俊捷(雄健洒脱);俊鹘(矫健之鹘);俊爽(雄健敏捷)
4.漂亮,美丽。
handsome;
状极俊健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俊刮(俊俏;漂亮);俊快(俊美而流畅);俊庞(容貌俊秀、漂亮);俊生(俊俏,俊美)
5.味美;可口 。
taste;
俊味(美味)
6.精;高明;高雅;美好 。
fine;
俊语(高明的言辞,妙语);俊眼(高明的眼力);俊赏(精于鉴赏;善于玩赏的人;快意、潇洒的游赏);俊骨(高雅的气质)
7.美称,尊称 。
my;
俊兄(对自己哥哥的尊称);俊弟(对弟弟的美称);俊鸟(对鸟的美称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子峻切頁碼第258頁,第5字續丁孫
俊
材千人也。从人夋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子峻反頁碼第662頁,第1行,第1字述
才過千人也。從人夋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子峻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463頁,第1字許惟賢第642頁,第4字
材過千人也。
段注大徐本無過字。尹《文子》曰:千人才曰俊。萬人曰傑。《淮南・泰俗訓》曰:智過萬人者謂之英。千人者謂之俊。百人者謂之豪。十人者謂之傑。《春秋繁露》曰:萬人者曰英。千人者曰俊。百人者曰傑。十人者曰豪。《皋陶謨》鄭注曰:才德過千人爲俊。百人爲乂。《呂氏春秋・孟秋紀》高注曰:才過萬人曰桀。千人曰俊。王逸注《懷沙》曰:千人才爲俊。一國高爲桀。諸家說俊皆同。惟《月令・正義》引蔡氏《辨名記》云:十人曰𨕖。倍𨕖曰俊。萬人曰桀。其說不同。《方言》曰:孑,俊也。遵,俊也。又按《月令》疏蔡氏下奪引字。《辨名記》卽《白虎通》之《別名記》。古文記二百十四篇之一也。《禮運》及《左傳》宣十五年疏皆引《辨名記》云:倍人曰茂。十人曰𨕖。倍𨕖曰俊。千人曰英。倍英曰賢。萬人曰桀。倍桀曰聖。語較完。而《白虎通》引《別名記》。五人曰茂。十人曰𨕖。百人曰俊。千人曰英。倍英曰賢。萬人曰傑。萬傑曰聖。又不同。乖異。
从人。夋聲。
段注子峻切。十三部。按《尙書》以畯爲俊。《山海經》以俊爲舜。
白话解释
俊,才智胜过千人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夋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夋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體狀貌;從「夋」,聲符,注明音讀。隸書承自篆文,右體上端「㠯」變作「厶」;中路「儿」變作「丄」,已失其原形。楷書承之,右體上端「允」,承之隸書作「厶」,承自篆文作「八」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俊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07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47頁,第2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9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26頁,第6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11頁,第2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120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910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965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654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0頁,第13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0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35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7941頁【補遺】第17182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132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682頁【崇文】第272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51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277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760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