倭

wēi ㄨㄛㄨㄟ

10画

8

wtvg

ohdv

nmzm

22244

10画

8

3231234531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502D

古代对日作战时称日本为倭。寓意不佳,谨慎使用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9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34頁,第3

玉篇》、《唐韻𡘋於爲切,音煨。說文》:順貌。

又,倭遲,回遠貌。詩・小雅》周道倭遲,與逶迤、𨖿迆、委蛇、威遲、委移𡘋通。

又,人名。魯宣公名倭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烏禾切,音渦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樂浪海中有倭人,分爲百餘國。【師古註】《魏略》云: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,依山島爲國。度海千里,復有國,皆倭種。

又,《廣韻》:烏果切;《集韻》:鄔果切,𡘋音婐 —— 倭墮。

注解

〔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倭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wō、wē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委

〔倭〕字造字法是从人,委声。本义是古称日本人种名。

〔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ō] ⑴ 古代对日作战时称日本为倭 [wēi] ⑴ 古同“逶”,逶迤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倭的意思

1ㄨㄛ

基本解释

古代对日作战时称日本为倭。~奴。~寇。~刀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人,委声。本义:古称日本人种名。中国于汉、魏、晋、南北朝时称日本为倭。其后倭和与日本两名并称 。

Japan;

倭傀(古代的丑女);倭奴(中国旧称日本为倭奴);倭刀(古时日本所制的佩刀,以锋利著称);倭股(日本产的缎子);倭国(中国史书中日本的古称);倭夷(日本海盗)。

2.倭是古代中国对日本列岛以及其近邻的的通称,居民称为倭人,国家则称为倭国。

形容词

1.矮的,个子不高的 dwarf,小的。

倭狐猴;倭河马;倭黑猩猩。

2.短的 。

short;

倭刀。

2wēiㄨㄟ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逶”,逶迤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於爲切頁碼259頁,第7

倭順皃。从人委聲。《詩》曰:「周道倭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於隹反頁碼665頁,第1行,第1

倭順兒。從人委聲。《詩》曰:「周道倭遲」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於爲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472頁,第3許惟賢646頁,第5

倭須皃。

段注倭與委義略同。委,隨也。隨,從也。《廣韵》作愼皃。乃梁時避諱所改耳。

从人。委聲。

段注於爲切。十六部。音轉則烏何切

詩曰:周道倭遟。

段注《小雅・四牡》文。傳曰:倭遟,歴遠之皃。按倭遟合二字成語。《韓詩》作威夷。故與須訓不同。而亦無不合也。

白话解释

倭,顺从的样子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委”作声旁。《诗经》上有诗句唱道:“周国道路宽敞顺达。”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委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性服從之義。從「委」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委,本義為隨從,引申有順從之義。會二字得順服貌。楷書承自篆文,變作直筆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倭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09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650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497頁
4說文校箋第328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312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126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92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98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663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00頁,第41字
11標注說文第322頁,第9字
12說文注箋第2651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7980頁【補遺】第17188頁
14通訓定聲第2232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685頁【崇文】第2737頁
16說文句讀第1057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301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763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