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4頁,第1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5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0頁,第5字
音《唐韻》:去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窺營切,𡘋音卿。《說文》:側也。又,伏也、敧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傾則姦。【註】視流則容側,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,此君子所以愼也。
义又,圯也㊟〔圯無傾義,以字應為圮。參0247「嶏」字釋〕、空也。《淮南子・天文訓》:天傾西北。
义又,西傾,山名。《書・禹貢》:西傾因桓是來。
义又,通作頃。《詩・周南》:不盈頃筐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曲陽切,音匡。《黃庭經》:羅列六腑生三光,心精意專內不傾,上合三焦下玉漿。
注解
〔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傾〕字拼音是q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頃。
〔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īng] ⑴ 见“倾”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傾的意思
傾倾
qīngㄑㄧㄥ基本解释
◎见“倾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去營切頁碼第261頁,第13字續丁孫
傾
仄也。从人从頃,頃亦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實與頃同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去營切頁碼第671頁,第2行,第1字述
仄也。從人,從頃,頃亦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去營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489頁,第2字許惟賢第654頁,第2字
仄也。
段注《仄部》曰:仄,傾也。二字互訓。古多用頃爲之。又按仄當作夨。夨下曰:傾頭也。引申謂凡夨皆曰傾。夨與仄義小異。
从人頃。頃亦聲。
段注去營切。十一部。
白话解释
倾,歪着头。字形采用“人、顷”会义,“顷”也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頃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的形態。從頃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頃,本義為頭不正,後假借專用為頃、畝義,乃加人旁轉注為傾。隸書承自篆文,所從「頃」,左體,從反人,以示頭之不正,隸變作「」,楷書承之,變作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傾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13頁,第1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56頁,第9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01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31頁,第1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15頁,第5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138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942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020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680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3頁,第23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6頁,第9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81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8051頁【補遺】第17199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40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690頁【崇文】第275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68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36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769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