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画

5

kqnn

rpru

jry

67012

8画

5

25135515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5486

咆哮,形容人暴怒喊叫,也形容水奔腾轰鸣,凶狠的蕴意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27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84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112頁,第4

唐韻》:薄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蒲交切,𡘋音庖。說文》:嘷也。玉篇》:咆哮也。廣韻》:咆哮,熊虎聲。淮南子・覽冥訓》:虎豹襲穴而不敢咆。

又,潘岳〈西征賦〉:出申威於河外,何猛氣之咆勃。【註】怒貌。

又,與炰通。炰烋,一作咆咻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吞滅咆咻。

又,《集韻》:皮敎切,音皰 —— 獸呼。

又,叶蒲侯切,音裒。劉楨〈魯都賦〉:畫藏宵行,俯仰哮咆;禽獸𥨥怖,失偶藏儔。

集韻》或作𡂘𠿙

注解

〔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咆〕字拼音是p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包

〔咆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包声。本义是野兽吼叫。

〔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áo] ⑴ 猛兽怒吼:“熊~龙吟殷岩泉”。~哮(❶猛兽怒吼;❷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;❸形容人的暴怒喊叫)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咆的意思

páoㄆㄠˊ

基本解释

猛兽怒吼:“熊~龙吟殷岩泉”。~哮(❶猛兽怒吼;❷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;❸形容人的暴怒喊叫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(形声。从口,包声。本义:野兽吼叫) 同本义。

bluster; roar;

咆,嗥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袭穴而不敢咆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览冥》虎豹斗兮熊罴咆。 —— 《文选·刘安招隐士》。注:“吼也。”熊咆龙吟殷岩泉。 —— 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
咆号(吼叫);咆跃(吼叫跳跃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薄交切頁碼44頁,第35

咆噑也。从口包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步交反頁碼135頁,第2行,第2

咆嘷也。從口包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云:「咆哮於中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薄交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43頁,第4許惟賢108頁,第5

咆嗥也。

段注《廣韵》曰:咆虓,熊虎聲。

从口。包聲。

段注薄交切。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咆,野兽吼叫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包”作声旁。

咆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4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128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110頁
4說文校箋第60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53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85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43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85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89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4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59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465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260頁【補遺】第16321頁
14通訓定聲第109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34頁【崇文】第533頁
16說文句讀第175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142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145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