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画

9

nwgj

pomn

uoqk

98021

12画

9

442341251122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6109

指愉快、愉悦。和悦,快意。一生清雅荣贵,谋为出众,官运旺,财弱,享福终世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4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394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338頁,第28

唐韻》:羊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容朱切;《正韻》:雲俱切,𡘋音腴,从心,兪聲。玉篇》:悅也,顏色樂也。禮・祭義》:必有愉色。論語》:愉愉如也。【註】愉愉,和悅之貌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樂也。詩・唐風》:他人是愉。【註】安閒之樂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服也。【註】謂喜樂而服從也。

又,懌也。前漢〈安世房中歌〉:高賢愉愉民所懷。【註】愉愉,懌也。集韻》或作媮。

又,與愈通。詳愈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他侯切,音偸。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以俗敎民,則民不愉。【註】愉,音偸,謂朝不謀夕也。【疏】偸,苟且也。

又,勇主切,音窳。爾雅・釋詁》:勞也。【註】含,或作窳。【疏】愉,懶也。郭璞曰:勞苦者多懶愉也。

又,叶員丘切,音尤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敬愼威儀,示民不偸;我有嘉賔,其樂愉愉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愉訓薄援,恌爲愉,皆不合經解。

卷目:考證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228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8頁,第2

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以俗敎民,則民不愉。

謹照原文敎民改敎安。

注解

〔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愉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ú、t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俞

〔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ú] ⑴ 和悦,快意 [tōu] ⑴ 古同“偷”,苟且敷衍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愉的意思

1ㄩˊ

基本解释

和悦,快意。~快。~悦。欢~。不~之色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形声。从心,俞声。本义:和悦,快乐) 同本义 cheerful; happy; joyful 愉,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愉,喜也;说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他人是愉。——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 其进之也,敬之愉。——《礼记·祭义》 愉愉如也。——《论语》 心愉于内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 桀之治天也,使天下瘁瘁焉,人苦其性,是不愉也。——《庄子》 上称三皇五帝之业,以愉其意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 又

愉怡(快乐和悦);愉心(愉悦心情);愉目(悦目);愉色(和悦的神色。

2tōuㄊㄡ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偷”,苟且敷衍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羊朱切頁碼353頁,第22

愉薄也。从心兪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私覿,愉愉如也。」

附注段玉裁注:「鄭注云:『愉愉,容色和也。』正薄樂之義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羊朱反頁碼858頁,第7行,第2

愉薄也。從心俞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私覿愉愉如也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示民不愉愉,薄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羊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034頁,第2許惟賢889頁,第2

愉薄也。

段注薄本訓林薄,蠶薄。而叚爲淺泊字。泊《水部》作洦。凡言厚薄皆𣆪泊之叚借也。此薄也當作薄樂也。轉寫奪樂字。謂淺薄之樂也。引申之,凡薄皆云愉。《唐風》。他人是愉。傳曰:愉,樂也。《禮記》曰:有和氣者。必有愉色。此愉之本義也。毛不言薄者,重樂不重薄也。鹿鳴。視民不恌。傳曰:恌,愉也。許書《人部》作佻,愉也。《周禮》。以俗敎安。則民不愉。鄭注。愉謂朝不謀夕。此引申之義也。淺人分別之。別製偷字,从人。訓爲偷薄。訓爲苟且。訓爲偷盜。絕非古字。許書所無。然自《山有樞・鄭箋》云愉讀曰偷。偷,取也。則不可謂其字不古矣。

从心。俞聲。

段注羊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
《論語》曰:私覿愉愉如也。

段注《鄉黨》篇文。覿者,儥之俗字。愉愉,《聘禮》作俞俞。《論語》鄭注云:愉愉,容色和也。正薄樂之義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即偷字,偷,薄也。假借為諸偷、偷兒字(見《後漢書》)。引申為歡樂之愉,因喜則必較[憂患時]輕佻也。(佻、亦可訓偷,《國語》「佻天之功」即「偷天之功」。佻、偷雙聲)。

即偷字,偷,薄也。(假借為偷兒、諸偷(見《後漢書》),愉,輕佻也;偷,薄也。偷東西之偷由薄行義引申。引申訓樂者,樂時人必佻也。愉愉如也之義由樂訓來。(佻亦可訓偷,《國語》:「佻天之功」即「偷天之功」。佻、偷雙聲)。

今用作偷,皆輕薄也。引申為歡樂,因歡樂必較憂患時為輕薄也。

白话解释

愉,浅浅的快乐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俞”作声旁。《论语》上说:“私下见面时,他的脸色一副和悦的样子。”

字形解说

金文的形構或僅作俞,或從心作愈;戰國文字作愈;篆文字形作愉。行款雖有下形上聲與左形右聲之異,並不影響字義。字形從心、俞聲,以心表示與心境相關;俞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愉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97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881頁,第10字
3黃侃手批第670頁
4說文校箋第453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420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1520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587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152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237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77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438頁,第18字
12說文注箋第363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0416頁【補遺】第17585頁
14通訓定聲第1432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901頁【崇文】第3601頁
16說文句讀第1463頁
17章授筆記第434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1012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989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