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473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16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64頁,第3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丁計切,音帝 —— 水名,在常山。《一統志》:泜水,在臨城縣西北。《前漢・張耳傳》:斬餘泜水上。【註】蘇林曰:泜音祇。晉灼曰:問其方人音柢。師古曰:蘇晉二說皆是也。蘇音祇敬之祇,音執夷反,古音如是;晉音根柢之柢,音丁計反,今其土俗呼之則然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旨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蒸夷切,𡘋音脂。又,《唐韻》:直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陳尼切,𡘋音遲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直几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丈几切,𡘋音雉 —— 與滍同,水出南陽。《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楚子上與晉師夾泜而軍。【註】泜水,出魯陽縣,東經襄城定陵入汝。
注解
〔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泜〕字拼音是zh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氐。
〔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ī] ⑴ 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河北省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泜的意思
泜
zhīㄓ基本解释
◎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河北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尼切頁碼第364頁,第10字續丁孫
泜
水。在常山。从水氐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纏伊反頁碼第884頁,第1行,第1字述
水,在常山。從水氐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尼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161頁,第1字許惟賢第941頁,第1字
泜水。在常山。
段注《前志》常山郡元氏下曰: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窮泉谷。至堂陽入黃河。按沮當作泜。《北山經》注云:今泜水出中丘縣西窮泉谷。東注於堂陽縣。入於漳水。以郭正班。知沮爲字之誤。《風俗通》云:濟水出常山房子贊皇山。東入沮。此亦泜譌作沮也。由書氐作互。遂譌且耳。班志入黃河亦當依郭作濁漳。攷《水經注・濁漳》過堂陽縣。而河水不徑堂陽。《元和志》曰:泜水在贊皇縣西南二十五里。卽韓信斬陳餘處。今泜水在元氏縣。源出封龍山。東南流經縣西南六十里紙屯村。入槐河。泜與濟互受通稱。
从水。氐聲。
段注直尼切。十五部。按蘇林音祗。晉灼音邸。師古音脂。又丁計反。兼用二音也。司馬貞曰:今俗呼此水音如邸。
泜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20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915頁,第7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693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71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34頁,第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581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681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362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316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6頁,第10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56頁,第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818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813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09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951頁【崇文】第380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35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3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12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