涣

huàn ㄏㄨㄢˋ

13画

9

iqmd

enbk

vrlg

37184

10画

7

441352513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6DA3

指散开、涣散。散开,涣散。用于姓名多形容人做事不拘一格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10頁,第34

同文書局本: 第633頁,第40

標點整理本: 第581頁,第3

唐韻》:呼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呼玩切,𡘋音喚 —— 水名。水經注》: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,睢、渙二水出焉。

又,卦名。易・正義》:渙者,散釋之名。大德之人,建功立業,散難釋險,故謂之渙。詩・周頌》:繼猶判渙。

又,渙渙,水盛貌。詩・鄭風》:溱與洧方渙渙兮。

又,渙爛,文章貌。後漢・延篤傳》:渙爛兮其溢目。

又,《廣韻》:呼會切;《集韻》:呼外切,𡘋音翽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渙〕字拼音是h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奐

〔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àn] ⑴ 同“涣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涣的意思

huànㄏㄨㄢˋ

基本解释

散开。~散。~然冰释(像冰遇到热,一下子消融;喻疑虑、困难或误会完全消除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水,奂( huàn )声。本义:流散,离散。

2.同本义。

disperse; disappear;

涣,流散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方涣涣兮。 —— 《诗·郑风·溱洧》涣者离也。 —— 《易·序卦传》则涣然离矣。 —— 《汉书·刑法志》涣兮。 —— 《老子》。注:“涣者解散。”涣乎成功。 —— 《刘熊碑》功德涣彰。 —— 《戚伯著碑》

涣然冰释(如冰之溶解消散。多用以指误会、疑难的消散);涣驰(涣散。分散,不集中);涣泮(消释,融化);涣衍(蔓延,扩散)

3.帝王发布号令 。

issue imperial edict;

涣汗(流汗。比喻帝王的圣旨、号令,有如汗出于肤,无法收回);涣命(帝王的诏命);涣诏(帝王的恩诏);涣发(特指帝王发布号令);涣号(指帝王的旨令,恩旨)

形容词

1.水很大的。

overflowing;

清音应空谷,潜波涣寒塘。 —— 吕同老《丹泉》

2.又泛指盛貌。

纂辞奋笔,涣若不思。 —— 韩愈文

3.鲜明的。同“焕”。

bright;

涣烂兮其溢目也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延笃传》

涣烂(光明灿烂的样子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貫切頁碼366頁,第6

渙𢿱也。从水奐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蘇判反頁碼896頁,第7行,第2

渙流散也。從水奐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周易》:「風行水上曰渙渙散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貫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185頁,第2許惟賢950頁,第7

渙𢿨流也。

段注各本作流散。今正。分散之流也。《毛詩》曰:渙渙,春水盛也。《周易》曰:風行水上渙。又曰:說而後散之。故受之以渙。渙者,離也。

从水。奐聲。

段注呼貫切。十四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波成紋。《論語》「煥乎其有文章」,當作渙,焕俗字。

風行水上有紋,故文章曰渙。焕字《說文》無。

「散流也」。煥,《說文》無。「涣乎其有文章」者,散流成文章也。(從《易》「風行水上」之義引申來)。

「渙乎其有文章」字,今俗作煥。

白话解释

涣,水向四处流散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奐”是声旁。

渙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23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921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697頁
4說文校箋第474頁,第14字
5說文考正第436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1591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696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39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32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87頁,第34字
11標注說文第459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3853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0869頁【補遺】第17647頁
14通訓定聲第307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957頁【崇文】第3825頁
16說文句讀第1548頁
17章授筆記第452頁,第9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83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016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