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画

10

iube

etub

vuzq

37120

13画

10

4414315233511

左中右结构

基本区U+6EAF

指追求根源或回想。逆流而上。在人名中引申为遇到困难也能逆流而上,懂得寻求事物的根源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27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640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588頁,第24

集韻》:蘇故切,音素 —— 逆流而上也。與㴑同。詳㴑字註。

又,色角切,音朔。玉篇》:水也。

又,與𣸛同。𣸛,濯潘也。詳𣸛字註。

注解

〔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溯〕字拼音是,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朔

〔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朔( sù )声。本义是端直地逆流而上。

〔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ù] ⑴ 逆着水流的方向走⑵ 追求根源或回想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溯的意思

ㄙㄨˋ

基本解释

逆着水流的方向走。~流而上。

追求根源或回想。回~。追~。上~。追本~源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水,朔( sù )声。本义:端直地逆流而上。

2.同本义。

go against the stream;

逆流而上曰溯洄。 —— 《尔雅》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 —— 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 ——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》实以四日半溯流流行七百里云。 —— 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溯涉(逆流跋涉);溯流(逆着水流方向);溯洄(逆流而上);溯游(顺着河流向下)

3.追朔 。

recall;

推本溯源;上溯(往上回想);溯回思切(追念过去的心情急切)

4.探求。

try to find;

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,从那时起,为了反对内外敌人,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,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! —— 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》

溯流穷源(推寻原委);溯通(探求疏通)

5.追念思慕。

think of;

学生虽溯洄思切,自念风尘俗吏,末由再睹仙颜,今何幸于此处相遇。 —— 《红楼梦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桑故切頁碼370頁,第28

異體𣶮、泝、溯

㴑逆流而上曰㴑洄。㴑,向也。水欲下違之而上也。从水㡿聲。

遡㴑或从朔。

附注高翔麟字通:「泝,即㴑之省文。」《集韻・莫韻》:「㴑,或作遡、溯。」按:今通用「溯」為正體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桑柞反頁碼908頁,第1行,第1

遡逆流而上曰㴑洄。㴑,向也,水欲下,違之而上也。從水㡿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908頁,第2行,第1

㴑或從辵、朔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桑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221頁,第3許惟賢966頁,第9

遡逆流而上曰㴑洄。

段注《秦風》傳曰:逆流而上曰遡洄。順流而涉曰遡游。《釋水》同。涉作下。

㴑向也。

段注向當作鄉。淺人所改也。漢人書向背字皆作鄉。不作向。《中庸》素隱注曰:素讀爲攻城攻其所傃之傃。傃猶鄉也。按遡者,從其朔。傃者,從其素。故字从朔,从素。

水欲下,違之而上也。

段注此釋洄字之義。洄違曡韵。

从水。㡿聲。

段注桑故切。五部。

㴑或从辵朔。

段注朔亦聲也。

泝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33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936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706頁
4說文校箋第483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442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1617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74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48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364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92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467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3915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1015頁【補遺】第17673頁
14通訓定聲第186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971頁【崇文】第3881頁
16說文句讀第1579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59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030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