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: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741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28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80頁,第13字
音《唐韻》:步因切;《集韻》:毗賔切,𡘋音頻。《說文》珠也,宋弘云淮水中出玭珠;玭,珠之有聲者。《書・禹貢》作𧓍。
音又,《廣韻》:部田切。《集韻》:蒲眠切,𡘋音蹁 —— 義同。何晏〈景福殿賦〉:垂環玭之琳琅。【註】玭,蒲眠反 —— 珠也。
音又,《五音集韻》:部迷切,音鼙 —— 淮珠也。
注解
〔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。
〔玭〕字拼音是pí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⺩、比。
〔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n] ⑴ 珍珠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玭的意思
玭
pínㄆㄧㄣˊ基本解释
◎珍珠。~珠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珍珠。
pearl;
玭,珠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2.蚌的别名 。
name of freshwater mussel;
玭珠(蚌珠的别名)
3.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步因切頁碼第10頁,第29字續丁孫
玭
珠也。从玉比聲。宋弘云:「淮水中出玭珠。」玭,珠之有聲。
蠙
異體𧓍
《夏書》玭从虫、賓。
附注段玉裁改作「玭珠,珠之有聲者」,並注:「當作『玭玤之有聲者』……玭本是蚌名,以為珠名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毗眠反頁碼第54頁,第2行,第1字述
珠也。從玉比聲。宋弘云,淮水中出玭珠。玭,珠之有聲者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尚書》:『淮夷玭珠。』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54頁,第2行,第2字述
《夏書》玭從虫賓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薄迷反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69頁,第3字許惟賢第29頁,第3字
珠也。
段注謂珠名也。
从王。比聲。
段注韋昭薄迷反。十五部。紕字下曰:讀若玭珠。
宋宏曰:淮水中出玭珠。玭珠珠之有聲者。
段注此宋宏說伏生尚書語也。宏字仲子。能薦桓譚,辟牟長者。伏生尚書。徐州之貢。淮夷玭珠臮魚。仲子謂淮水中出玭珠。與鄭古文《尙書》說合。玭珠珠之有聲者七字,當作玭蚌之有聲者六字。玭本是蚌名。以爲珠名。韋昭曰:玭,蚌也。廣韻曰:蠙,珠母也。《西山經》。𩶯魮之魚。其狀如覆銚。鳥首而翼。魚尾。音如磬之聲。是生珠玉。《江賦》所謂文魮磬鳴。郭傳云:蚌類。按玭蚌葢類是。能鳴。故曰蚌之有聲者。
《夏書》玭从虫賓。
段注謂古文《夏書》玭字如此作。从虫賓聲。古音在十二部。故唐韻步因切。其音變爲蒲邊、扶堅二切。小篆从比。其雙聲也。玭字葢亦古文。故伏生《尙書》作玭。《夏本紀》、《地理志》從之。非伏生依小篆。乃其壁藏本固爾也。
玭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20頁,第1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38頁,第8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1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5頁,第13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3頁,第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45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82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11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66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8頁,第31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頁,第1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2頁,第3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53頁【補遺】第16188頁【補編】第14871頁【後編】第18168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35頁,第2字 |
15 | 通訓定聲 | 第3366頁,第1字 |
16 | 說文義證 | 第40頁【崇文】第157頁 |
17 | 說文句讀 | 第45頁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292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49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