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0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39頁,第2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00頁,第5字
音《廣韻》:巨支切;《集韻》:翹移切;《正韻》:渠宜切,𡘋音岐 —— 同「祇」。《周禮・春官》:大宗伯掌天神、人鬼、地示之禮。【釋文】示,或作祇。
义又,姓。《史記・晉世家》示眯明,《左傳》作提彌明。
义又,地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越嶲郡有蘇示縣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神至切,音侍 —— 垂示也。《說文》:天垂象,見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从二,三垂,日月星也。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,示神事也。【徐曰】二,古上字;左畫爲日,右爲月,中爲星 —— 畫縱者,取其光下垂也。示,神事也,故凡宗廟社神祇皆从示。《玉篇》:示者,語也 —— 以事吿人曰示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夫〈乾〉確然示人易矣,夫〈坤〉隤然示人𥳑矣。《禮・檀弓》:國奢則示之以儉,國儉則示之以禮。《書・武成》:示天下弗服。
义又,與視通。《詩・小雅》:視民不恌。【箋】以目視物,以物示人,同作視字。《禮・曲禮》:幼子常視毋誑。【疏】示、視古字通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視項羽無東意。【師古註】《漢書》多以視爲示。
义又,姓。明宣德中賢良示容。
注解
〔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。
〔示〕字拼音是shì,独体字。
〔示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,“二”是古文“上”字,三竖代表日月星。甲骨文本作“T”,象祭台形。“示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其义多与祭祀、礼仪有关。本读( qí )。本义是地神。引申义:让人看,显示。
〔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ì] ⑴ 表明,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⑵ 对来信的敬称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示的意思
示
shìㄕˋ基本解释
①表明,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。~警。~范。~弱。~威。~众。~意。告~。指~。请~。
②对来信的敬称。赐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小篆字形,“二”是古文“上”字,三竖代表日月星。甲骨文本作“T”,象祭台形。“示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其义多与祭祀、礼仪有关。本读( qí )。本义:地神。引申义:让人看,显示。
2.显现;表示。
notify; show;
示,现也。 —— 《华严经音义》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古文三垂,日月星也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,示神事也。示,现也。 —— 《苍颉篇》武王示之病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秦策》穷不得所示。 —— 《楚辞·怀沙》王不行,示赵弱且怯也。 ——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斩使以示威。 —— 《三国演义》二子心计,公无从办,特示故人意耳。 —— 明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示像(显露外形);示疾(佛教语。佛菩萨及高僧得病);示现(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);示贬于褒(寓批评于表扬);示重(表示器重);示问(指表示问候的简札书启之类);示俭(表现节俭);示优(表示优厚);示惩(表示惩戒);示怀(表示恩德);示导(启示开导);示诲(开导教诲)
3.指示;让人看;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。
point out; demonstrate;
示,语也,以事告人曰示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示,垂示。 —— 《广韵》示我周行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言示之事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抑》则不能毋举物示之乎? —— 《墨子·尚贤下》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 —— 《老子》袒而示之背。 —— 《左传·庄公八年》召桑田巫,示而杀之。 —— 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 ——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权以示群下,莫不响震失色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》归以示成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示仰(指示;传达);示梦(灵魂在梦中以事示人);示下(指示);示导(启示开导);示众(给大家看,特指当众惩罚人);示及(见示、谈到);示化(启示化导);示世(昭示于世人);示唆(启示);示覆(书牍中请对方作答之用语);示知(信函用语。告知);示谕(告知;晓示)
4.暗示;示意解释。
hint;
范增数目 项王,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。 ——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名词
1.公文,告示。
notice;
那看的人虽如人山人海,好在国王久已出示,毋许驱逐闲人,悉听庶民瞻仰。 —— 《镜花缘》
2.泛指命令、指示。
order;
戏子们请老爷的示:还是伺候,还是回去? —— 《儒林外史》
3.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。
your letter; instruction;
惠示;赐示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神至切頁碼第2頁,第11字續丁孫
示
異體示、𱍐
天垂象,見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从𠄞。𠄞,古文上字。三垂,日月星也。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。示,神事也。凡示之屬皆从示。
示
古文示。
附注按:甲骨文字形代表地祇。《說文》為引申義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時至反頁碼第28頁,第5行,第1字述
天垂象,見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從二;三垂日、月、星也,觀乎天文以察時變,示,神事也。凡示之屬皆從示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二,上字也。左畫爲日,右畫爲月,中爲星也。畫縱者,但取其光,下垂示人也。示亦神事也,故凡宗廟、社、神祇皆從示,稷取其種植,種植當勤之在人,故直從禾,而不從示。孟子所謂『無罪歲』、《左傳》『勤而不匱』之義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9頁,第1行,第1字述
𥘅
異體𡭕
古文示。
鍇注臣鍇曰:「義具帝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神至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頁,第1字許惟賢第3頁,第4字
天𠂹象。見吉凶。
段注見《周易・𣪠辭》。
所㠯示人也。从二。
段注古文上。
三𠂹,
段注謂川。
日月星也。觀乎《天文》㠯察時變。
段注見《周易・賁・彖傳》。
示神事也。
段注言天縣象箸明以示人。聖人因以神道設敎。
凡示之屬皆从示。
段注神至切。古音第十五部。《中庸》、《小雅》以示爲寘。
古文示。
段注所謂古文諸丄字皆从一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周禮》「神祈」即「示」字。
白话解释
示,上天垂示征象,向求告者显示吉凶。字形采用“二”(天)作边旁。字形中的三垂笔,分别代表日、月、星辰。人内务观察宇 宙天象,借以推测时世的变化。示,是神祇的事。所有与示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示”作边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示”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三例,像運算縱橫布列的竹片。由於運算需要的竹片或多或少,原無定數。因此出現的竹片也就多寡不一,形呈多樣。戰國文字、篆文的形體一致,都像運算的竹片,其來有自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、,稍失其形,楷書沿之而定體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《說文》將它解作「天?象,見吉凶,所㠯示人也。从二,三:日、月、星也」,純據篆文形體說的:首先將該字的「二」看作「上下」之上,釋作「天」。接著,將其下方的「」看作垂示的星象,認為是「日、月、星」。於是,就將它的字義釋作「天?象,見吉凶,所㠯示人也」;形體解為「从二,三?:日、月、星也」,看作合體指事。不少學者採用此說,可備一說。
示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3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5頁,第2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3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2頁,第5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頁,第5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5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9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18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8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頁,第1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頁,第10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26頁【補遺】第16146頁【補編】第14868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25頁,第5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5頁【崇文】第1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5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48頁,第1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3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67頁,第1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9頁,第2字 |